浹背汗流成語解釋
【成語原文】:浹背汗流
【標準發(fā)音】:jiā bèi hàn liú
【繁體寫法】:浹背汗流
【浹背汗流是什么意思】:同“汗流浹背”,形容十分慚愧或惶恐
【浹背汗流成語接龍】:融會通浹 → 浹背汗流 → 流光易逝
【用法分析】:作賓語;指流汗多
【讀音預警】:注意多音字:背 ① bèi 脊背、背靜;② bēi 背包、背槍。注意多音字:汗 ① hán 可汗 大汗;② hàn 汗水 汗顏。
【出處說明】:郭沫若《文藝論集 論詩三札》:“當其方成的時候,總覺得滿腔高興,及到過了兩日,自家反復讀讀看時,又不禁浹背汗流了。”
【對應近義詞】:汗流浹背
【浹背汗流的造句示例】:
郭沫若《文藝論集·論詩三札》:“當其方成的時候,總覺得滿腔高興,及到過了兩日,自家反復讀讀看時,又不禁浹背汗流了!
【浹背汗流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興風作浪成語解釋03-25
同休等戚成語解釋01-14
酒虎詩龍成語解釋11-05
范張雞黍成語解釋11-06
楚得楚弓成語解釋01-14
馬角烏白成語解釋01-14
你爭我奪成語解釋01-14
撓腮撧耳成語解釋01-14
炮龍烹鳳成語解釋01-14
如運諸掌成語解釋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