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清仑乱少妇|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码|亚洲三区无码视频|婷婷六月中文字幕

<blockquote id="qcsuu"></blockquote>
  • <rt id="qcsuu"></rt>
  • <dl id="qcsuu"><cite id="qcsuu"></cite></dl>
  • <cite id="qcsuu"></cite>
  •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描寫音樂的成語

    時間:2022-12-07 15:00:54 成語 我要投稿

    描寫音樂的成語

      在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過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jié)構(gòu)形式和固定的說法,你知道有哪些廣為流傳的成語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描寫音樂的成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描寫音樂的成語

      描寫音樂的成語1

      1、游魚出聽:形容音樂美妙動聽。

      2、余音繚繞: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長久地回蕩。形容悅耳的歌聲或樂曲使人聽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絲竹管弦: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琴瑟簫笛等樂器的總稱。也指音樂。

      4、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樂。形容只顧酒色享樂。

      5、鄭衛(wèi)之曲:鄭衛(wèi):指春秋時的鄭國和衛(wèi)國。指春秋戰(zhàn)國時鄭、衛(wèi)等國的民間音樂。因儒家認(rèn)為其音,不同于雅樂,故斥之為淫聲。

      6、顧曲周郎:原指周瑜業(yè)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7、擊節(jié)稱賞:節(jié):節(jié)拍;賞:贊賞。形容對詩文、音樂等的贊賞。

      8、鐘鼓之樂:鐘鼓;鐘與鼓,樂器。指鐘鼓一類的音樂。

      9、弦而鼓之:弦:琴弦,裝上弦;鼓:彈。裝上弦開始彈奏音樂。

      10、肉竹嘈雜:竹:管樂;肉竹:泛指音樂;嘈雜:聲音喧鬧,雜亂。形容音樂雜亂無章。

      11、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樂的機(jī)構(gòu),按所管音樂的性質(zhì),區(qū)分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個聲調(diào)。比喻都是老一套,沒有變化。

      12、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繞梁:環(huán)繞屋梁。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長久地在屋梁上回蕩。形容歌聲優(yōu)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13、駟馬仰秣:駕車的馬駐足仰首,諦聽琴聲。形容音樂美妙動聽。

      14、斷章取義:斷:截斷;章:音樂一曲為一章。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內(nèi)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與原意不符。

      15、絲竹八音:絲竹:弦樂和管樂,泛指音樂;八音:金、石、絲、木、竹、匏、土、革等八種樂器。指音樂。

      16、繞梁三日:形容音樂高昂激蕩,雖過了很長時間,好像仍在回響。

      17、不同凡響:凡響:平凡的音樂。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18、裊裊不絕:裊裊:聲音宛轉(zhuǎn)悠揚。形容宛轉(zhuǎn)悠揚的音樂聲連綿不斷。

      19、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國流行的民間歌曲。用以稱流俗的音樂。巴,古國名,在今四川東部一帶,古為楚地。下里,鄉(xiāng)里。②泛指粗俗的。

      20、一板三眼:板、眼:戲曲音樂的節(jié)拍。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或合規(guī)矩。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

      21、品簫弄笛:吹奏洞簫和笛子。指人擅長音樂。

      22、戛釜撞翁:戛:敲擊;釜:陶器;翁:通“甕”,陶器。敲打鍋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的音樂。

      23、弦歌之聲:彈琴和唱歌吟詩的聲音。古時學(xué)校重視音樂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學(xué)活動。

      24、吹篪乞食:吹著篪討吃的。指在街頭行乞。篪:古代的一種音樂,象笛子,有八孔。

      25、亡國之音:原指國家將亡,人民困苦,因此音樂也多表現(xiàn)為哀思的曲調(diào),后多指頹靡的歌曲。

      26、樂以道和:樂:音樂。音樂能夠表現(xiàn)中和之氣。

      27、靡靡之樂:指柔弱、頹靡的音樂。

      28、妖歌曼舞:曼:柔和。音樂輕快,舞姿優(yōu)美。

      29、余音裊裊:形容音樂悅耳動聽,令人沉醉。

      30、吹竹調(diào)絲:竹:管樂器;調(diào):調(diào)弄;絲:弦樂器。指管弦樂合奏。泛指音樂活動。

      31、三眼一板:眼,板:戲曲音樂的節(jié)拍。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或合規(guī)矩。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

      32、吹彈歌舞:演奏管弦樂器,唱歌跳舞。泛指音樂舞蹈娛樂活動。

      33、鄭衛(wèi)之音:鄭衛(wèi):指春秋時的鄭國和衛(wèi)國。指春秋戰(zhàn)國時鄭、衛(wèi)等國的民間音樂。

      34、五音六律: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個音階;六律:定樂器的標(biāo)準(zhǔn)。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樂。

      35、絲竹陶寫: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陶寫:陶冶性情。用音樂來陶冶性情。

      36、鄭聲亂雅:鄭聲:鄭國的音樂。鄭國靡亂的音樂擾亂了優(yōu)雅的音樂。比喻邪擾亂了正。

      37、亂世之音:指擾亂世道和人心的音樂。

      38、朱弦玉磬:弦:樂器上的絲弦;磬:一種打擊樂器。借指用樂器演奏的優(yōu)美音樂。

      39、獨自樂樂:樂樂:欣賞音樂。獨自一個人欣賞音樂的快樂。比喻自己享樂必然導(dǎo)致脫離群眾。

      40、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聽音樂之中。形容享樂腐化。

      41、一倡三嘆: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樂、詩文優(yōu)美,富有余味,令人贊賞不己。倡,亦作“唱”。

      42、知音識曲:指通曉音樂。

      43、龍言鳳語:比喻輕松悠揚的音樂之聲。

      44、亡國之聲:指的音樂。

      45、金鼓喧闐:金鼓:金鉦和鼓。喧闐:聲音大。形容音樂演奏的聲音嘈雜熱鬧。亦形容軍威壯盛或戰(zhàn)況激烈

      46、一片宮商:宮、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諧的音樂聲。形容文辭如樂聲一樣優(yōu)美、悅耳。

      47、朱弦三嘆:指稱音樂的美妙。

      48、引商刻羽:商、羽:古代樂律中的兩個音名。指講究聲律、有很高成就的音樂演奏。

      49、頓挫抑揚: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zhuǎn)折,和諧而有節(jié)奏。

      50、周郎顧曲:原指周瑜業(yè)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51、舉酒作樂:舉:舉辦;樂:音樂。舉行酒宴,奏起樂曲。

      52、囚擰浚好音:囚牛:胡琴頭上所刻的獸。刻在胡琴頭上的獸,表現(xiàn)出一副喜愛音樂的樣子。比喻冒充內(nèi)行。

      53、洪鐘大呂:大呂:陽律中排第四。形容音樂或文辭正大、莊嚴(yán)、高妙。

      54、初試啼聲:本指初生嬰兒啼聲宏大,將來一定不凡。后也比喻音樂會歌唱者初次登臺。

      55、狗馬聲色:良犬、駿馬、音樂、女色。泛指養(yǎng)狗、騎馬、聽歌、狎妓等剝削階級行樂的方式。借指窮奢極侈的'享樂。

      56、大樂必易:指最美妙的音樂一定簡單,雅俗共賞。

      57、弦外之音:原指音樂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話里間接透露,而不是明說出來的意思。

      58、哀而不傷: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形容感情有節(jié)制;另形容詩歌、音樂優(yōu)美雅致,感情適度。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59、引商刻角:指講究聲律、有很高成就的音樂演奏。同“引商刻羽”。

      60、輕歌妙舞:指輕快的音樂和柔美的舞蹈。

      61、鐘鼓之色:指歡欣喜樂的面色,像欣賞音樂時表現(xiàn)出的那樣。

      62、知音諳呂:呂: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此處泛指音樂。指深通樂律。

      63、簫韶九成:簫韶:虞舜時的樂章;九成:九章。指簫韶音樂奏了九章。

      64、桑間濮上:桑間在濮水之上,是古代衛(wèi)國的地方。①古指的音樂②后也指男女幽會。

      65、五音不全:五音:五聲音階上的五個級,宮、商、角、徵、羽,相當(dāng)于簡譜上的1、2、3、5、6;唐代以來叫合、四、乙、尺、工。指人缺乏音樂細(xì)胞。

      66、輕歌曼舞:音樂輕快,舞姿優(yōu)美。

      67、絲竹之音:絲竹:弦樂和管樂,泛指音樂。指音樂的聲音。

      68、靡靡之聲:指柔弱、頹靡的音樂。同“靡靡之音”。

      69、彈絲品竹:吹彈樂器,諳熟音樂。

      70、回腸傷氣:形容音樂、文章等纏綿悱惻,感人之極。

      71、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樂。指頹廢的、低級趣味的樂曲。

      72、桑間之音:指的音樂。同“桑間濮上①”。

      73、腸回氣蕩:回:曲折,迂回;蕩:搖蕩。形容好的音樂、文章纏綿悱惻,感人極深的樣子。

      74、裊裊余音:裊裊:宛轉(zhuǎn)悠揚。余音:不絕之音。形容音樂結(jié)束后悠揚悅耳的聲音仍然綿延不絕,回響在耳邊。同“余音裊裊”。

      75、黃鐘大呂:黃鐘:我國古代音韻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一律。大呂:六種陰律的第四律。形容音樂或言辭莊嚴(yán)、正大、高妙、和諧。

      76、正聲雅音:純正優(yōu)雅的音樂。

      77、音與政通:音:音樂;政:政治。音樂與政治是相聯(lián)系的。指音樂是社會生活的反映。

      78、鼓吹喧闐:形容音樂演奏的聲音嘈雜熱鬧。

      79、感心動耳:感心:心受感動;動耳:悅耳。形容音樂極其感動人。

      80、鐘儀楚奏:仲儀:春秋時楚國樂官。鐘儀奏楚國的音樂。比喻思念故國,懷念鄉(xiāng)土

      描寫音樂的成語2

      高山流水:

      釋義:比喻知己相賞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知音故事,這則故事千百年來一起感動著人們,人們不是羨慕俞伯牙的高超的琴藝,而是羨慕他遇到了一個能聽懂他的琴聲的人——鐘子期。 出處: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

      譯文: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善于傾聽。伯牙彈琴,心里想著高山。鐘子期說:“好!高峻的樣子像泰山!”心里想著流水,鐘子期說:“好!水勢浩蕩的樣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鐘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覽,突然遇到暴雨,在巖石下;心里傷感,于是取過琴而彈了起來。起先是連綿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聲音。每有曲子彈奏,鐘子期總能尋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嘆地說:“您聽曲子好啊,好!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從哪里讓我的琴聲逃過你的耳朵呢?”

      之聲,孤犢之鳴,即掉尾奮耳,蹀(dié)躞(xiè)而聽。”

      譯文:有一個叫公明儀的人給牛彈奏古雅的清角調(diào)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樣埋頭吃草。不是牛不要聽,是曲調(diào)不悅它的耳。 公明儀于是用琴模仿蚊蟲和牛蠅的叫聲,以及失散的小牛的聲音。牛就擺動尾巴豎起耳朵,小步走并聽著音樂。

      弄玉吹簫:

      釋義:比喻男歡女悅,結(jié)成愛侶,共享幸福。

      出處:蕭史善吹簫,作鸞鳳之響。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笙,公以妻之,遂教弄玉作鳳鳴。局十?dāng)?shù)年,鳳凰來止。公為作鳳臺,夫婦止其上。數(shù)年,弄玉乘鳳,蕭史乘龍去!读邢蓚魇斑z》

      濫竽充數(shù):

      釋義:比喻沒有真正才干,混在行家里湊數(shù),或者比喻用不好的東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數(shù)。

      出處: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shù)百人。宣王死,湣(min)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譯文:齊宣王讓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根本不會吹竽的南郭處士請求給齊宣王吹竽,宣王很高興。官府給他的待遇和那幾百人一樣。齊宣王死后,他的兒子齊湣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喜歡聽吹竽,但他喜歡聽一個一個獨奏,南郭處士就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

      四面楚歌:

      釋義:比喻陷入四面受敵,處于孤立無援的窘迫境地。

      出處:西漢史學(xué)家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jì)》:“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dāng)?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shù)闋,美人和(hè 第四聲 附和,應(yīng)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譯文:項羽的軍隊駐軍在垓下,士兵越來越少,糧食也吃沒了,劉邦的漢軍和韓信、彭越的軍隊層圍了好幾層。夜晚,聽到漢軍的四周都在唱著楚地的歌謠,項羽大驚失色地說:“漢軍把楚地都占領(lǐng)了嗎?不然,是什么原因讓楚人這么多呢?”項羽就在夜里爬起來,到軍帳中喝酒;叵脒^去,有美麗的虞姬,受寵愛,常陪在身邊,有寶馬騅,常騎在胯下。而今??于是項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詩道:“力能拔山啊豪氣壓倒一世,天時不利啊騅馬不馳。騅馬不馳啊怎么辦,虞姬啊虞姬我該怎樣安置你!”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項羽淚流數(shù)行,身邊的人也都哭了,沒有誰能抬起頭來看他。

      描寫音樂的成語3

      1、彈絲品竹 余音饒梁 慷慨激昂 馨心淡雅 頓挫抑揚 引吭悲歌

      2、余音不絕 裊裊余音 高山流水 急管繁弦 余音裊裊 引吭高聲

      3、鶯聲燕語 洋洋盈耳 宛如天籟 余音繚繞 聲如鶯啼 銀鈴悅耳

      4、晨霧朦朧 金石絲竹 行云流水 氣勢恢宏 引吭高唱 飄絲如雪

      5、游水媛萱 鶯聲婉轉(zhuǎn) 黃鶯出谷 抑揚頓挫 千回百折 輕靈飄逸

      6、品竹彈絲 繞梁三暉 余響繞梁 沁人心脾 引商刻羽 余音切切

      7、空靈震神 欣步閑庭 曲高和寡 曲盡其妙 山澗泉鳴 悅耳動聽

      8、鏗鏹頓挫 清柔如水 回味綿長 鏗鏘有力 引吭高歌 幽蘭飄香

      9、鳳簫鸞管 裊裊不絕 慷慨悲歌 如泣如訴 靡靡之音 泉水叮咚

      10、絲竹管弦 天籟之音 歌聲繞梁 娓娓動聽 情如烈焰 不絕如縷

      11、清耳悅心 仙弦輕舞 浸人肺腹 顧曲周郎 余音繞梁 擊筑悲歌

      描寫音樂的成語4

      不絕如縷

      成語釋義:絕:斷;縷:細(xì)線。多形容局面危急或聲音、氣息等低沉微弱、時斷時續(xù)。

      纏綿悱惻

      成語釋義:悱惻:悲苦的樣子。舊時形容內(nèi)心痛苦難以排解。也指文章感情婉轉(zhuǎn)凄涼。

      腸回氣蕩

      成語釋義:回:曲折,迂回;蕩:搖蕩。形容好的音樂、文章纏綿悱惻,感人極深的樣子。

      初試啼聲

      成語釋義:本指初生嬰兒啼聲宏大,將來一定不凡。后也比喻音樂會歌唱者初次登臺。

      吹彈歌舞

      成語釋義:演奏管弦樂器,唱歌跳舞。泛指音樂舞蹈娛樂活動。

      吹竹調(diào)絲

      成語釋義:竹:管樂器;調(diào):調(diào)弄;絲:弦樂器。指管弦樂合奏。泛指音樂活動。

      蕩氣回腸

      成語釋義:蕩:動搖;回:回轉(zhuǎn)。形容文章、樂曲十分婉轉(zhuǎn)動人。

      獨自樂樂

      成語釋義:樂樂:欣賞音樂。獨自一個人欣賞音樂的快樂。比喻自己享樂必然導(dǎo)致脫離群眾。

      斷章取意

      成語釋義:斷:割斷;章:文章。指不顧全文或原話上下前后的聯(lián)系,孤立地取其中的一部分,從而歪曲原意

      頓挫抑揚

      成語釋義: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zhuǎn)折,和諧而有節(jié)奏。

      繁弦急管

      成語釋義:形容各種樂器同時演奏的熱鬧情景。

      干酒嗜音

      成語釋義: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聽音樂之中。形容享樂腐化。

      感心動耳

      成語釋義:感心:心受感動;動耳:悅耳。形容音樂極其感動人。

      甘酒嗜音

      成語釋義: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樂。形容只顧酒色享樂。

      狗馬聲色

      成語釋義:良犬、駿馬、音樂、女色。泛指養(yǎng)狗、騎馬、聽歌、狎妓等剝削階級行樂的方式。借指窮奢極侈的享樂。

      顧曲周郎

      成語釋義:原指周瑜業(yè)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鼓吹喧闐

      成語釋義:形容音樂演奏的聲音嘈雜熱鬧。

      洪鐘大呂

      成語釋義:大呂:陽律中排第四。形容音樂或文辭正大、莊嚴(yán)、高妙。

      黃鐘大呂

      成語釋義:黃鐘:我國古代音韻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一律。大呂:六種陰律的第四律。形容音樂或言辭莊嚴(yán)、正大、高妙、和諧。

    【描寫音樂的成語】相關(guān)文章:

    描寫音樂的成語匯編03-31

    關(guān)于音樂的成語03-02

    成語賞析-描寫磨礪的成語04-01

    成語賞析:描寫品行的成語04-01

    描寫春天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3-31

    形容音樂好聽的成語01-19

    描寫春景的成語05-07

    描寫冰的成語01-16

    描寫晴天的成語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