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廠慶征文 推薦度:
- 讀書征文 推薦度:
- 冬奧征文 推薦度:
- 征文比賽總結(jié) 推薦度:
- 公祭日征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百善孝為先征文600字
【第1篇】
童年的日子五彩繽紛,許多事都隨著時間而被淡漠,但是有一件事卻令我一直難以忘懷……
那天,我和往常一樣走在上學的路上,路上雖然車水馬龍,路邊的汽車的轟鳴令我感到厭煩。可是有一個聲音卻令我更加厭煩。
那是一個小女孩的聲音,呻吟是路人紛紛圍過來,就連上學的學生也為了湊熱鬧而忘記了上學的事。他對她的爸爸說:“你好煩!踩的水都濺到我的衣服上了!”
小女孩的爸爸面對著這群“觀眾”顯得有些尷尬,他還連聲向女兒道歉,女兒卻揚起下巴,做出一副高傲的樣子來,說:“對不起?對不起有用嗎?對不起就可以讓我的衣服變干凈嗎?”拜拜看了看周圍的觀眾,小聲的對女兒說:“給我一點面子,這里好多人,或加重再說,好嗎?”女兒這才意識到人們紛紛向他投來責備的目光,女兒也不希望丟面子,所以找了個人群稀落的空子鉆了出去,仿佛像逃過那些不同的眼光。
爸爸追向女兒,一直安慰她,還拍了拍她的肩膀。女兒對于這些突如其來的動作,受寵若驚,可是他還是不肯原諒爸爸。擺出一副公主架子;頭也不回地往學校走去。爸爸十分無奈,好似有想去安慰她,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幾分鐘后父女兩人來到了學校,爸爸向她搖了搖手說:“上課認真聽講,放學趕快回家。”爸爸無奈的搖了搖頭,深呼吸了一口,仿佛如釋負重的一樣又走了回去。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走出了學校,可是路上那一幕幕卻一直在我的心中;蛟S這件事情真的是他爸爸的錯,可是他忘了,忘了那件衣服是誰給他買的;忘了他的命是誰給的;他地一切都源于誰?難道他不知道嗎?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笔前!父母養(yǎng)育了我們,給予了我們一切。所以我們也要感恩,而不要恩將仇報,這件事雖發(fā)生在小女孩身上,可是它卻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中,時時刻刻提醒我要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第2篇】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自古以來規(guī)矩都很受人們青昧,“江南第一家”就是以良好的家風和嚴厲的家風聞名天下,因此良好的家風對一個孩子的未來是多么重要啊。
可以說,很多名人的家庭都有一個良好的家風,所謂“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多少人又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呢?家風的好壞取擇于父母的做人的品質(zhì),兩個品質(zhì)好的人,教出的子女又會壞到哪去呢?
我的父親是個普普通通的工人。有活時,就常年在外頭,過年過節(jié)也不回家,家里的一切都靠母親打理。沒活時,就在家種菜,整天泡在田里,不讓自己閑著。
可是,那一次,在外的父親放下了手中的活,急急忙忙的從工地趕回來了。原來,奶奶病了,父親才如此著急;貋砗,父親便日日夜夜陪在奶奶身邊,吃喝拉撒都照顧得無微不至。姑姑們看父親幾天幾夜沒好好休息了,想幫忙照顧,讓父親回去好好睡覺,父親不同意!胺判陌桑@也是我們的媽媽呀!”姑姑勸父親,軟磨硬泡終于把父親支走了。盡管姑姑們把奶奶也照顧得無微不至,可父親還是不放心,隔三差五的就來檢查姑姑的工作,直到奶奶康復出院了。離開的那天,父親對奶奶千叮嚀萬囑咐,都是一些“保重身體”“別累著了”“注意休息”的話,奶奶都一一答應(yīng),父親才依依不舍得回去工作。
我看到過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孝順的兒子,他有一個雙目失明的父親。一次他們?nèi)コ悦,兒子很大聲的叫了一聲:“兩碗牛肉面!”然而,卻又小聲的對服務(wù)員說:“請麻煩把我的那碗換成你們店里最便宜的面,謝謝!”面上來了,兒子悄悄的把身上帶的牛肉全放進父親的那碗面里,然后遞給父親。父親接過面,用筷子撥動著面,一邊不停地把碗里的牛肉挑出來夾給兒子,一邊說:“這家店真厚道,這么多牛肉!眱鹤右宦暡豁懙慕邮芰烁赣H夾來的牛肉,過了一會,又悄無聲息地夾回父親碗里!
原來兒子的“兩碗牛肉面“是叫給父親聽的,自己吃的其實是最便宜最難吃的面,父親把自己的牛肉夾給了兒子,兒子又夾回來,這看似小小的舉動其實都包含了父子之間濃濃的情誼,父親愛著孩子,兒子孝敬父親,兒子都想著父親,為父親好,從未想過自己,這種孝心難道不是最美好最純潔的嗎?我為這個兒子的孝心所感動。
不知從何時起,我對對孝敬父母的人都充滿敬意,黃香溫席讓我為之敬佩。而對于不孝敬父母的人,我會為之厭惡,對于“啃老族”我更討厭。這都是父親的緣故吧!
這是父親教給我的——對父母的孝心永遠都是人世間最美的語言、最貴的禮物、最好的報答!
【第3篇】
家風,是一個家乃至一個家族的傳統(tǒng)風尚,更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燦爛文化所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不同的家族,有著不同的家風,我們胡氏的家風則是孝。
我的第十二世祖胡謙,是富陽有名的孝子。在他七歲時,母親因病逝世,他像一樣大人一樣搶撲在地上痛哭;有一年夏天,他的父親得了重病,需要過江去請一位名醫(yī)來治病。因為連下了好幾天的暴雨,富春江上波浪濤天,渡船的船夫無人敢撐船過江。我的祖先獨自劃了一只小船過江。快到江心時,船被大浪掀翻,情急之下,他抓著一根上游漂來的木頭過了江,最終為父親請到了醫(yī)生;后來,父親離世,他悲痛欲絕,效仿古人,在墳邊搭建草屋,守墓三年;他的繼母姚氏信佛,每逢初一和十五都要去數(shù)里外的小廟拈香禮佛,為了讓繼母不受奔波之苦,便在家附近修了一座小庵……他的故事成了一段段的佳話,記載進了當年的杭州府志和富陽縣志,更在族人和鄉(xiāng)親之間口口相傳,流傳至今。而孝,也成了我們家族的家風。
從小受家風的熏陶,我們胡氏族人一直都遵循著孝道的祖訓。比如我爺爺,他也是個孝子。他有個叔叔,年輕時曾在一戶人家寄居,為他們干活養(yǎng)家,但到了體衰多病的年齡,就被趕了出來。正當要流落街頭時,爺爺把他接回了家,并贍養(yǎng)至終。要知道,當時爺爺才十八九歲,尚未成家呢。爺爺還有個姑母,情況差不多,年輕時收養(yǎng)了一個兒子,含辛茹苦撫養(yǎng)長大成家,可當她老了,無法自食其力的時候,養(yǎng)子卻尋找各種理由,要把她逐出家門。爺爺聽到這個消息后,二話不說,就把老人接回了家,一直贍養(yǎng)到她過世為止。爺爺因為母親去世早,與太爺爺相依為命,對太爺爺從小都是言聽計從,即便三十多歲,有他自己的事業(yè)和兒女之后,太爺爺吩咐他做什么,他都會照辦,不管是對還是錯。當然到了我爸爸這里,家風仍然如此,爺爺說什么,爸爸就“哦,哦,好,好”的回答,以前我總是不明白為什么,現(xiàn)在懂了,原來這就是我們胡氏的家風。
“百善孝為先”,孝敬長輩在各種美德中排行首位,而我們的祖先同樣也把孝道放在了最重要的地位。我以后要向祖先和家人學習,好好孝敬長輩,把我們的優(yōu)良家風傳承下去,并發(fā)揚光大。
【百善孝為先征文600字】相關(guān)文章:
百善孝為先高一作文09-08
初三作文:百善孝為先12-18
長征精神征文04-14
愛國影片征文04-07
感恩于心征文11-19
家風家訓優(yōu)秀征文12-21
孝親尊師征文12-20
家風征文:好家風12-20
軍旅征文獲獎感言12-16
安全月的征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