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清仑乱少妇|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码|亚洲三区无码视频|婷婷六月中文字幕

<blockquote id="qcsuu"></blockquote>
  • <rt id="qcsuu"></rt>
  • <dl id="qcsuu"><cite id="qcsuu"></cite></dl>
  • <cite id="qcsuu"></cite>
  •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周易》上經(jīng)(恒)

    時間:2024-04-17 17:44:54 芊喜 周易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周易》上經(jīng)(恒)

      《周易》上經(jīng)以乾坤坎離為綱,下經(jīng)以震巽艮兌為綱。下經(jīng)咸恒,猶上經(jīng)乾坤。咸恒者,人體之乾坤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周易》上經(jīng)(恒),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周易古經(jīng)

      恒,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

      彖曰:恒,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fēng)相與,巽而動,剛?cè)峤詰?yīng),恒!昂,亨,無咎,利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袄胸,終則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象曰:雷風(fēng),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初六:浚恒,貞兇,無攸利。

      象曰:浚恒之兇,始求深也。

      九二:悔亡。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

      象曰:不恒其德,無所容也。

      九四:田無禽。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六五: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兇。

      象曰: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夫子制義,從婦兇也。

      上六:振恒,兇。

      象曰:振恒在上,大無功也。

      李守力微學(xué)通解

      【32.1】

      恒,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

      【白話】

      恒卦,通達(dá),沒有咎害,適宜守正,適宜有所前往。

      【解讀】

      ○《序卦傳》曰:“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毕特陨蟽断卖蓿倥谏、少男在下,咸卦代表戀愛,戀愛時期少女的地位高于少男。結(jié)婚成家以后,咸卦變恒卦,恒卦上震下巽,成了長子在上、長女在下,恒卦是咸卦的覆卦,是夫唱婦隨,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格局!峨s卦傳》“咸,速也。恒,久也!睉賽燮谑怯邢薜模橐銎趧t是長久的,故曰“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故受之以恒!

      ○李士鉁曰:恒久則無不通,故亨。二五雖失位,可以無咎。剛?cè)嵯酀?jì),六爻正應(yīng),故利貞。雷之起,風(fēng)之行,皆往象,故利有攸往。

      【32.2】

      彖曰:恒,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fēng)相與,巽而動,剛?cè)峤詰?yīng),恒!昂,亨,無咎,利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白話】

      彖傳說:恒,是長久的意思。剛卦在上、柔卦在下,雷風(fēng)相互配合,遜順而后動,剛爻與柔爻全部相應(yīng),這是恒卦的卦爻象特征。卦辭“恒,亨,無咎,利貞”,是說天地有恒久之美德。天地秉其恒久之道,故其運行恒久而不停息。卦辭“利有攸往”,是說萬物的發(fā)展是終而復(fù)始、循環(huán)不已。日月順行天之恒德,而能永久照耀天下。四季依循時序之變化運轉(zhuǎn),而能永久地成就萬物。圣人保有其恒常之美德,而能教化成就天下萬民。觀察此恒常之道,天地萬物之性情即可以明白矣。

      【解讀】

      ○剛上而柔下,雷風(fēng)相與,巽而動,剛?cè)峤詰?yīng),恒:

      此釋恒卦的卦爻象三個特征。

      一是“剛上而柔下”:震為剛卦在上,巽為柔卦在下。咸卦上少女下少男是“柔上而剛下”、“男下女”,打破了男尊女卑的恒常關(guān)系。恒卦恢復(fù)了上長男下長女的恒常關(guān)系。故《說卦傳》曰:“咸,速也。恒,久也!

      二是“雷風(fēng)相與,巽而動”。上震為動為雷,下巽為風(fēng)為遜。震為雷,地震、雷電皆來自大地之下的陽氣,陰陽相薄為雷。火山噴發(fā)常伴有雷電,地震前常會出現(xiàn)閃電,就是這個道理。風(fēng)應(yīng)八節(jié),風(fēng)隨順節(jié)氣而行,《樂記》“八風(fēng)從律而不奸。”鄭玄注:“八風(fēng)從律,應(yīng)節(jié)至也!薄妒酚洝ぢ蓵贰皷|北方條風(fēng),立春至。東方明庶風(fēng),春分至。東南方淸明風(fēng),立夏至。南方景風(fēng),夏至至。西南方?jīng)鲲L(fēng),立秋至。西方閶闔風(fēng),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風(fēng),立冬至。北方廣莫風(fēng),冬至至!

      三是“剛?cè)峤詰?yīng)”。恒卦上下剛爻柔爻全部相應(yīng),陰陽中和、運動平衡,故恒。

      ○“恒,亨,無咎,利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袄胸,終則有始也:

      此釋卦辭。恒即天地之道,其運動永遠(yuǎn)不止息。所以“亨,無咎,利貞”,其運動的終點又是下一次運動的起點,周而復(fù)始,所以“利有攸往”。

      ○最后是闡述恒卦在天地人三才(三極)的體現(xiàn):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是恒在天的體現(xiàn);“四時變化而能久成”,是恒在地的體現(xiàn);“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是恒在人的體現(xiàn)!坝^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是總結(jié)。

      ○馬王堆帛書《易傳》之《二厽子》篇:

      [卦]曰:恒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孔子曰:恒亨者],恒亓德,亓德[亨]長,故曰利貞。

      王弼《周易注》:

      恒“亨,無咎,利貞”,久于其道也:道德所久,則常通無咎而利正也。

      王弼的解釋與帛書《二三子》的解釋十分接近,似乎表明王弼所習(xí)與帛書《易傳》有傳承關(guān)系。

      【32.3】

      象曰:雷風(fēng),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白話】

      象傳說:上震雷、下巽風(fēng),是恒卦的卦象;君子由此領(lǐng)悟要立身于恒久不變之道。

      【解讀】

      ○恒,太極,中道,不易方:

      恒卦位于《周易》第32卦,為64卦之中,位于《雜卦》第32卦,位于帛書《周易》第32卦,恒卦在各種《易》類的卦序始終保持第32的中心位置,這說明古圣先賢對恒卦的無比重視。楚簡《恒先》是一篇講宇宙生成論的戰(zhàn)國道家佚書,其“恒”(亙)當(dāng)源自恒卦。《系辭傳》“易有太極”,帛書《系辭》作“易有大恒”。恒、極、道、常,其義可通,如坤卦彖傳“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順得常。”

      楚簡《恒先》:“亙先無有,樸、靜、虛。樸,大樸;靜,大靜;虛,大虛!扔兄校捎型。先有小,焉有大。先有柔,焉有剛。先有圓,焉有方。先有晦,焉有明。先有短,焉有長。……”

      亙,即天道,樸、靜、虛,其性也。亙字形與恒卦,其相也。從亙字的漩渦形看,由中心為起點向外旋轉(zhuǎn),故先有中心,才有外圍。先有小,才有大。先有內(nèi)卦(貞)巽之柔,才有外卦(悔)震之剛。先有“回”字之圓,才有“亙”字之方。晦、明,短、長,先陰卦(巽),后陽卦(震)也。

      恒的初文是亙,亙表示空間和時間上延續(xù)不斷。亙字中間的“日”字實際是“回”字。《說文》亙:“求宣也。揚布也。從二從囘。囘,古文回,象回形。上下,所求物也!毙熘惺嬷骶帯都坠俏淖值洹分^“回亙初為一字”。

      對比陶寺大墓所出彩陶龍紋陶盤、亙回古文、來知德太極圖,它們之間明顯存在著傳承關(guān)系。陶寺龍山文化在年代和地域上與唐堯虞舜相當(dāng),彩陶龍紋陶盤只出現(xiàn)于貴族大墓,專家認(rèn)定龍紋象征王權(quán)、族徽。龍紋是個亙字,亙即恒,陶寺大墓彩陶龍紋可認(rèn)為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大恒圖”,即“太極圖”。來知德太極圖當(dāng)是當(dāng)?shù)厥裰惾怂冢竦乇A袅松瞎乓讓W(xué),如河圖、洛書、太極圖、先天八卦在彝族的典籍中都有記載。其它貴州水族《水書》則主要保留了上古的五行干支之學(xué),而漢易大儒多在齊魯之地,那是孔子《周易》的傳承。

      帛書《易》(卦序與《連山易》有密切關(guān)系)、《雜卦傳》(與《歸藏易》有密切關(guān)系)、《周易》皆以恒卦為64卦之中,《連山》《歸藏》《周易》之中可能都是恒卦。恒,太極也,中道也,“不易方”也。

      圣人因感應(yīng)天地而創(chuàng)立文字,故古文字往往含有超越時空的意義。銀河系的外形恰像一個亙字:

      銀河系的年齡約為136億歲,可謂恒久

      銀河系屬于旋渦星系(Spiral Galaxy),旋渦星系是目前觀測到的數(shù)量最多、外形最美麗的一種星系。旋渦星系象一個天然太極圖,這個圖也符合《周易·系辭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黃壽祺曰:恒有二義:(一)恒久不易:如謹(jǐn)守正道,不可一刻動搖。(二)恒久不已:如施行正道,必須堅持不懈。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割裂。徐幾曰:卦辭利貞者,不易之恒也;利有攸往者,不已之恒也。合而言之,乃常道也。倚于一偏則非道矣,大象傳所謂立不易方,實亦含不已之意。

      【32.4】

      初六:浚恒,貞兇,無攸利。

      象曰:浚恒之兇,始求深也。

      【白話】

      初六:深入追求恒久,守正以防兇險,沒有任何適宜的事。

      象傳說:深入追求恒久會有兇險,因為剛一開始就追求得太深。

      【解讀】

      ○《序卦傳》明言恒卦為“夫婦之道”。故吳澄《易纂言》曰:“恒者,夫婦居室之常也。內(nèi)卦巽女為婦,外卦震男為夫。故爻辭內(nèi)三爻言婦道,外三爻言夫道!

      從戀愛到婚姻,浪漫的愛情必然褪色。那種一見鐘情,如癡如醉的浪漫激情必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被生活中的諸多瑣事所擾,進(jìn)而一步一步走向清醒。于是人們常常不無悲愴地大發(fā)感慨:“婚姻是愛情的墳?zāi)埂薄?/p>

      初六為恒卦之初,代表新婚之始,初六女子尚沉浸在咸卦愛情的幸福中,初六主動與九四丈夫相應(yīng),她要求丈夫仍然像婚前一樣寵愛她,可是九四因二三同性陽爻阻隔,不得應(yīng)初,這象征九四丈夫開始面對成家以后的社會責(zé)任,于是對愛妻的關(guān)愛比戀愛時減少了,可是初六妻子卻要求丈夫應(yīng)在戀愛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加深對她的愛,如果初六不克制自己的情感,結(jié)果就會兇險,故告誡守正以防兇險。

      浚:讀[jùn],深也。初六處巽之主爻,巽為入,其究為躁卦。初至五互大坎,坎為水,初為坎之下,故言浚。初六爻辭闡述了對戀愛與婚姻這兩個不同階段要有正確的認(rèn)識,其實初六的的危機不是婚姻本身。愛情是浪漫的,愛情中充滿了激情。浪漫式的愛情不可能成為婚姻的基礎(chǔ),那等于是建立在沙灘上,建立在激流上面。

      ○馬王堆帛書《繆和》篇引恒之初六:

      子曰:恒之初六曰:敻恒,貞兇,[無攸利。子]曰:治□□□□□□□□□□□□□曰國□人之所非也,兇必產(chǎn)。[故曰敻恒,貞兇,無攸]利。

      《廣雅·釋詁一》:“夐,遠(yuǎn)也!薄皦楹恪,就是遠(yuǎn)恒。其意與“浚恒”同!队衿に俊罚骸吧,遠(yuǎn)也!薄断缔o傳》:“探賾索隱,鉤深致遠(yuǎn)!薄吧睢、“遠(yuǎn)”并稱,當(dāng)可互訓(xùn)。孔子是說“夐恒”,就會被“國人之所非”,因而會產(chǎn)生兇險。

      根據(jù)卦爻象,恒之初六“浚恒”勝于“夐恒”。新婚之婦再去追求浪漫式的愛情,就有出軌的危險,必被“國人之所非”。

      【32.5】

      九二:悔亡。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白話】

      九二:悔恨消失。

      象傳說:九二悔恨消失,是由于能長久謹(jǐn)守中道。

      【解讀】

      ○夫婦恒久之道,男剛而女柔,九二以陽居陰位,是女子用剛行婦道,本有失正之悔,惟其居位得中,故能謹(jǐn)守中道而恒久不偏,得六五之應(yīng),初六之比,陰陽和合,故能以中和之道節(jié)制自己,所以能消除失正之悔。

      【32.6】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

      象曰:不恒其德,無所容也。

      【白話】

      九三:不能恒久保持其美德,或?qū)⒚墒苡纱硕鴣淼男呷,?jǐn)守正道以防憾惜。

      象傳說:不能恒久保持其美德,無處可以容納她。

      【解讀】

      ○九三陽剛得位,應(yīng)于上六,似乎有積極向上之德。然而對于恒卦夫婦之道而言是指妻子,女子質(zhì)剛而用剛,位處內(nèi)外卦之間,巽為進(jìn)退、不果、躁動盲進(jìn),表現(xiàn)為朝三暮四、反復(fù)無常,故言“不恒其德”。應(yīng)于上六,志從于上,不能久于其所,有見異思遷之心,故誡之“或承之羞”。

      ○無所容也:九三與上下鄰?fù)瑸閯傌,同性相斥,親比不得;應(yīng)于上六,被九四阻隔,應(yīng)與不得,故無居自容也。

      ○《周易折中》李光地案:《易》最重者中,故卦德之不善者,過乎中則愈甚。《睽》《歸妹》之類是也。卦德之善者,過乎中則不能守矣!稄(fù)》《中孚》之類是也。況恒者,庸也,常也。惟中故庸,未有失其中而能常者也。三、上之為“不恒”,“振恒”者以此。

      ○馬王堆帛書《二厽子》:

      [卦]曰:不恒亓德,[或]承之憂,貞藺?鬃釉唬捍搜孕∪酥贫椋ミM(jìn)而無止,損幾則□擇矣,能[無藺乎?…]

      孔子于此由婦人引申為小人,不恒守其德,不能久于其所是“知善而弗為”,正如孔子在《論語·述而》所說:“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币姰愃歼w,志從于上,是“攻進(jìn)而無止”。

      ○馬王堆帛書《繆和》篇:

      子曰:恒之九三曰:不恒亓德,或承之羞,貞[藺]。子曰:不恒亓德,言亓德行之無恒也。德行無道,則親疏無,親疏無,[則]必將□□□□□□藺,故曰不恒亓德,或[承之羞,貞藺!璢

      九三不守婦道,是為愛情而拋棄親情,故言“德行無道,則親疏無”,親疏無,即親疏不分,恒卦夫婦之道是為了建立一個“孝親”的家庭體系,以達(dá)到修身齊家治國!吨芤住は缔o傳》云“有親則可久”,“可久則賢人之德”!抖Y記》曰:“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論語·子路》:

      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鄙品!“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大意:南方人有句話說:“一個人如果沒有恒心,就沒有做巫醫(yī)的資格!闭f得真好啊!“不能恒久保持其美德,或?qū)⒚墒苡纱硕鴣淼男呷!笨鬃诱f:“無恒之人一事無成,你替他占卜也不靈!

      此章是說恒心的重要,先是孔子舉南方人的兩句成語,稱其為善,次引用周易恒卦九三爻辭,顯示無恒之人一事無成,你替他占卜也不靈,譬如你剛替他占卜某事,轉(zhuǎn)眼之間,他又改變主意,這種心意不定的人,占之無用,所以孔子說不占也罷。

      ○《禮記·緇衣》: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為卜筮。’古之遺言與!龜筮猶不能知也,而況于人乎?《詩》云:‘我龜既厭,不我告猶!秲睹吩唬骸魺o及惡德,民立而正;事純(煩)而祭祀,是為不敬。事煩則亂,事神則難!兑住吩唬骸缓闫涞,或承之羞。恒其德,偵(貞)。婦人吉,夫子兇。’”

      大意:

      孔子說:“南方人有句話說,‘一個人如果沒有恒心,不可以為他占卜。’這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嘉言!那種人的未來,連龜筮神明也不能預(yù)知,何況人呢?《詩經(jīng)·小雅》說:‘我的神龜已厭煩,謀劃吉兇它不言。’《尚書·說命》說:‘如果把爵位賜給人,并讓他做卿大夫,就要選擇有恒心而行正道的人。如果是沒有恒心的人,專門求問鬼神,是極不恭敬。他的事情繁多,會擾亂典禮,伺奉鬼神也就難以得到保佑了!兑捉(jīng)》說:‘不能恒久地保持美德,時會蒙受羞辱。恒久保持其美德,守持正固。婦人可獲吉祥,男子有兇險!

      【32.7】

      九四:田無禽。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白話】

      九四:畋獵沒有獲得禽獸。

      象傳說:久居不當(dāng)之位,怎么能獲得禽獸呢?

      【解讀】

      ○田無禽:

      外三爻言夫道。九四已進(jìn)入上體,田獵為男子之事。初至五為大坎,坎為水,引申為甽(甽quǎn即畎:田間溝渠。自大禹至周,實行井田制,農(nóng)田中設(shè)置縱橫溝洫以劃分井田,同時可以防止禽獸破壞莊稼并獵取禽獸。故田、畋、佃都有打獵的意思)!兑住芬躁栘碁閷,陰爻為虛,九四應(yīng)初,初六陰爻為虛,故曰“田無禽”。

      師卦六五應(yīng)九二,九二體坎,九二為實,故曰“田有禽”。

      總之,《周易》中的畋獵記載反映了井田制在歷史上客觀存在。

      詳見《周易密鑰》“論《周易》中田獵的取象”。

      ○久非其位:

      處恒之時,故曰“久”,以陽居陰,故曰“非其位”。

      【32.8】

      六五: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兇。

      象曰: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夫子制義,從婦兇也。

      【白話】

      六五:恒久保持其美德,守持正固。婦人可獲吉祥,男子有兇險。

      象傳說:婦人守貞可獲吉祥,當(dāng)順從一位丈夫,終身不改;男子制裁事宜,應(yīng)據(jù)義理而行,順從婦人則有兇險。

      【解讀】

      ○學(xué)人以為恒卦六五是在宣揚封建禮教的男權(quán)主義,實際上這全由卦象爻象而得。六五以柔中之德,應(yīng)九二之剛,以柔從剛,久而不變者,婦人之貞也。父系社會中女人已不再負(fù)責(zé)治理天下,女人的職責(zé)是治家傳嗣,故“從一而終”的“一”按《周易》體例是指家。六五柔爻為婦,九二剛爻為家(二爻大夫位,其采邑為家),家長為夫,故“一”為“夫”。故孟子曰:“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汝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恒卦六五“夫子兇”,孔子解釋為“夫子制義,從婦兇也”。制義,裁制事宜。父權(quán)社會“男主外,女主內(nèi)”,“制義”主要是指男子在社會上的裁制事宜,應(yīng)當(dāng)忠君、孝親、尊師,應(yīng)據(jù)義理而行,如果做事唯唯諾諾、聽從婦人之言,往往會誤大事,故曰“夫子制義,從婦兇也”。

      六五爻所以提及夫子(男子),因為上體指男子而言。六五體震,為夫子,九二體巽,為婦人,六五順從九二,夫子從婦之象也!皨D人貞吉,從一而終”,爻象也;“夫子制義,從婦兇”,卦象也。

      ○馬王堆帛書《繆和》篇引用恒卦六五:

      [……子曰:“恒之]六五曰:‘恒亓德,貞,婦人吉,夫子兇!瘚D德一人之為,[不]可以又(有)它。又(有)它矣,兇[必]產(chǎn)焉。故曰‘恒亓德,貞,婦人吉!聊械虏籟然,恒]安者之又(有)弱德,必立而好比于人,賢不宵(肖)人得其宜,則吉;自恒也,則兇。故曰‘恒亓德,貞,婦人吉,夫子兇!

      筆者推測《繆和》中“子曰”是源自孔子晚年研究《周易》初期的言論,由其學(xué)《易》弟子繆和等人做的階段性實錄。最后孔子與其傳《易》弟子商瞿、子夏、子貢等人結(jié)集《易傳》時,以周公《易象》為綱,將其前期的傳《易》實錄加以提煉,形成了傳本《易傳》。

      帛書《繆和》云“婦德一人之為,不可以有它。有它矣,兇必產(chǎn)焉”,這是說不可以見異思遷,《小象傳》提煉為“從一而終”;“恒安”與“自恒”義近,此言安于現(xiàn)狀者,必善比附于他人(婦人),《小象傳》改成“從婦兇也”!犊姾汀吩啤百t、不肖,人得其宜”,《小象傳》提煉為“夫子制義”,《荀子·儒效》云“使賢不肖皆得其位,能不能皆得其官,萬物得其宜”,正是裁斷適宜“制義”之意。

      ○經(jīng)過了十幾萬年左右的母系社會,大約從黃帝時期父系社會開始了,殷商時期的《易》經(jīng)是《歸藏·尊母經(jīng)》,說明仍有母系社會的余光,到了西周《周易》以乾為首,父系社會制度完全確立。古老的姓氏中,如姬(黃帝、文王之姓)、姜(神農(nóng))、姚、媯、姞、安、晏、婁、嫪、妘等,多從女字旁,而姓本身是由女、生組成,姓氏從女,這是文字誕生于母系社會的證據(jù)?脊叛芯孔C明,仰韶文化時期以尖底瓶為代表的陶器是由女子制作的,可見伏羲時期的1260年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關(guān)系的核心是女人。“伏羲作易”,神秘的《易經(jīng)》六十四卦是主要由女人參與完成的。

      五千年前,由于生產(chǎn)力的主體逐漸向男人轉(zhuǎn)變,父系時期開始。到了3000年前的殷末周初,人類智力的發(fā)育由女性感性形象思維向男性理性邏輯思維迅速轉(zhuǎn)化,《周易》就是這個時期的文化結(jié)晶。

      孔子在《禮記·禮運篇》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侵^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侵^小康。”以孔子的看法,母系社會即是大同社會,父系社會則是大道衰落的產(chǎn)物,父系社會必須落實禮樂才能成為小康社會。

      先天時期的母系社會,人心無嫉妒,經(jīng)濟(jì)無爭奪,男女平等,無需道德和法律,只有羞恥文化。母系社會的女子可以選擇好幾個丈夫,無論有幾個丈夫,兒女都隨母親的姓氏,都是母親一個人的子女,所以永遠(yuǎn)沒有財產(chǎn)的爭奪。到了后天時期的父系社會,由于生產(chǎn)力選擇了男人,所以男人管理生產(chǎn)資料,而為了保證生產(chǎn)資料的繼承權(quán)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就必須要求妻子守貞。所以父權(quán)時期婦女的“從一而終”是社會、國家的本質(zhì)屬性所決定的,這是自然法則的一部分。

      母系社會約有十幾萬年時間,而父系社會迄今才有五千年。以信息化為特征的現(xiàn)代新型生產(chǎn)力的核心無疑將是女人,信息的采摘就像果蓏的采摘,需要細(xì)膩的思維而不需要多少體力,這恰是女人的特長。所以母系社會的時代即將來臨(2012年是元點)。大有卦、同人卦都是一個陰爻統(tǒng)領(lǐng)五個陽爻,兩卦分別象征女人統(tǒng)治天下的母系社會(即大同社會)時期物質(zhì)財富“大有”和人人平等“同人”的社會屬性。

      【32.9】

      上六:振恒,兇。

      象曰:振恒在上,大無功也。

      【白話】

      上六:振動長久不停,有兇險。

      象傳說:居上位振動長久不停,完全沒有功勞。

      【解讀】

      ○上六處恒之極,遠(yuǎn)離中道,必然失衡而兇。震、巽皆躁,巽為風(fēng),震為動,故搖動不止。

      ○李光地曰:卦德之善者,過乎中則不能守矣。《復(fù)》《中孚》之類是也。況恒者,庸也,常也。惟中故庸,未有失其中而能常者也。三、上之為“不恒”,“振恒”者以此。

      ○呂祖謙曰:立天下之大功,必悠久膠固然后能成,若振動躁擾,暫作而易輟,安能成功。

      【咸、恒卦總結(jié)】

      《周易》上經(jīng)以乾坤坎離為綱,下經(jīng)以震巽艮兌為綱。下經(jīng)咸恒,猶上經(jīng)乾坤。咸恒者,人體之乾坤也。

      兌澤艮山,二卦皆靜,故兌陰降而艮陽升,上下相應(yīng),“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而謂之咸;震雷巽風(fēng),二卦皆動,故上雷出而下巽入,各居其位,剛?cè)峤詰?yīng),“立不易方”故謂之恒。

      先儒將咸卦上六的“咸其輔頰舌,滕口說”誤解為說話滔滔不絕,而不知此咸恒之際,乃人體乾坤之交也。“咸其輔頰舌,滕口說”者,人體之陰陽合也。任督二脈之交,內(nèi)曰鵲橋,外曰人中。天地陰陽合則生雨,人體陰陽合則生津。恒卦為太極、為中(立不易方)、為亙,在宇宙為回旋之星系,在人體為緣督之周天,故人體亦一小宇宙。故《雜卦傳》云:“咸,速也。恒,久也!

      恒為太極、中道、不易方,即《尚書·洪范》之“皇極”、《古文尚書·大禹謨》之“允執(zhí)厥中”、《清華簡·保訓(xùn)》“厥有施于上下遠(yuǎn)邇,乃易位邇稽,測陰陽之物,咸順不逆。舜既得中,言不易實變名”也。

      恒卦九二、六五雖得中道,然二以剛居柔,雖“久中”僅得“悔亡”;五以柔居剛,雖“恒其德”僅得“婦人吉”。其余四爻,初六居巽入之下,“始求深”而得“浚恒之兇”。上六居震動之上,故“振恒在上,大無功也”。九三過下體之“中”,“不恒其德”而致“羞”、“吝”。九四不及上體之“中”,“久非其位”而“安得禽”?故徐志銳曰:“通觀全卦無一爻能得《彖傳》之義理,可見執(zhí)‘中’守恒十分不易,所以《彖傳》強調(diào)唯‘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周易》上經(jīng)(恒)】相關(guān)文章:

    《周易》上經(jīng)(晉)04-03

    《周易》為什么能成為六經(jīng)之一03-05

    周易的名言名句10-28

    《周易》閱讀習(xí)題練習(xí)09-18

    強者恒強弱者恒弱作文素材09-15

    《周易》的前生今世閱讀理解09-20

    恒(其三)06-28

    《周易易經(jīng)》乾卦08-15

    寫恒的作文04-25

    恒高二詩歌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