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小松樹和大松樹》教學反思
《小松樹和大松樹》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樹覺得自己長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樹。課文批評了小松樹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驕傲自大的行為。
在導入階段,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座山,問學生黑板上畫的是什么。然后告訴學生在這座大山里住著一棵小松樹和一棵大松樹,用圖畫和故事作為課文的導入,學生們各個情緒高漲。
在學生進入情境之后,我又讓學生觀看有關(guān)課文的動畫,讓他們自己朗讀課文,對課文有個總體的印象。接著請出生字詞語,先放手讓學生自己認讀,再請小老師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學好生字詞是學好課文的基礎(chǔ),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在字詞學習這快內(nèi)容上花的時間偏少,最后發(fā)現(xiàn)學生們在朗讀的時候經(jīng)?ぁ_@學期開始,我強化了詞語認讀,讓學生們夯實基礎(chǔ),運用多種方式讓他們多讀多練。
為了讓學生們分清楚小松樹與大松樹與大山的位置,我提前做了小松樹和大松樹的貼畫,課前在黑板上畫好大山的簡筆畫,上課時讓學生先“讀”后“說”再“找”!白x”就是在文中找出它們的方位,“說”就是用自己的話來復述課文內(nèi)容,“找”就是到黑板上來貼圖,給兩棵松樹找到家。這樣,通過貼圖,調(diào)動學習興趣,讓孩子迅速掌握大小松樹的位置,為后文的理解作出了鋪墊。
在教學過程中,我的總體思路比較清晰, 通過師傅的精心指導與評講,我意識到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讓學生讀完第二自然段就問你覺得小松樹怎么樣?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的`時間,可能有的學生還沒有找準小松樹的話。在這兒,可以先讓學生找出小松樹的話,讓他們說一說,還可以畫一畫,再讓學生回答你覺得小松樹怎么樣,這實際上就是給學生一個思考的時間。學生發(fā)表完自己的觀點后,我再問是從哪看出來的。孩子們給出的答案是句子,而沒有具體落實到字詞,這時我沒有及時引導,而是用講授的方法代替學生分析文本,這些這點是我這堂課中欠缺的地方,以后在教學中要學會從引到放,通過引導,讓孩子們自己去探究,受之以漁。
雖然這節(jié)課還留有遺憾,但教學本身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每一次授課都是一次歷練,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在過程中我看到了不足,總結(jié)了優(yōu)勢,一點點進步,一次次蛻變,在過程中,我磨練著,并享受著。
【一年級語文下冊《小松樹和大松樹》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小松樹和大松樹》語文教后反思01-30
《小松樹和大松樹》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09-13
《小松樹和大松樹》說課稿11-25
《小松樹和大松樹》教后反思新編04-15
一年級語文下冊《小松樹和大松樹》教案范文05-14
《小松樹和大松樹》學案+教案03-04
小學一年級語文《小松樹和大松樹》教案05-02
公開課《小松樹和大松樹》說課稿范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