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核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棗核的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棗核的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通過作品中人物的內(nèi)心、語言、行動的描寫,感受作者的態(tài)度、觀點、感情。
(2)學習并掌握設置懸念、巧妙構思的寫法。
(3)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
2、過程與方法
(1)會用概括的語言。
(2)掌握敘述、描寫、抒情、議論有機結合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閱讀作品理解海外游子思念故鄉(xiāng)、依戀故土之情。
(2)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了解作者巧用陪襯的筆法,突出寫作意圖;了解作者巧用比較的手法,突出海外赤子身在異國他鄉(xiāng),心戀故土的游子心境。
2、難點重點句子的理解。
一、導入
欣賞歌曲《我的中國心》
生聽完后,交流聽歌感受。
二、整體感知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完成2個任務。
。1)用簡明的語言概括課文內(nèi)容,文章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復述課文。
同窗離開故土50余年,在美國家庭事業(yè)都如意的情況下,托“我”捎帶幾枚生棗核給他試種。表達了身在異國,心系故土之情。
三、互動探討
。1)具體說來,文章共寫了哪幾件事?這些事情是如何融為一體的?
(2)文章以“棗核”為題好在什么地方?,
索棗核——用途蹊蹺
見棗核——如獲至寶
說棗核——為解鄉(xiāng)愁
議棗核——民族之情
棗核是全文的線索,用棗核設置懸念,用棗核推進懸念,用“棗核”揭示懸念。棗核將海外游子之心與吾鄉(xiāng)吾土緊緊連在一起,棗核雖小,在文中起到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
四、品味語言
(一)教師示范
1、這篇文章體現(xiàn)了友人思鄉(xiāng)的深沉情感,但卻未出現(xiàn)“思”“戀”一類的詞語,請你們速讀課文,找出表現(xiàn)友人思鄉(xiāng)之苦的情感的詞語,體會妙處所在。
2、“年紀越大,思鄉(xiāng)越切”說明了什么?
3、文中寫“美麗的山城”、“漂亮的小樓”、“精致的花園”、“美滿的家庭”,是不是離題了?如沒離題,敘寫它們有什么作用?
、僖笄、托、劈頭、感慨良深、那是……開、挑選、買、拉、堆
語言樸實,透過這些字詞卻能體現(xiàn)出友人思鄉(xiāng)之情。
、谟巫有木碂o法填補的缺憾,是優(yōu)越條件、優(yōu)美環(huán)境等無法取代的鄉(xiāng)土之戀,是改了國籍也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的偉大所在。
③文章是用中國化的景物、獨特的人物語言,把抽象的感情具體化了,我們分析課文時是恰好相反,是透過具體的描寫,來得出概念。
不僅沒離題,而且起到了突出主題的作用,因為照理說越是家庭事業(yè)如意,越應該無憂無慮,心滿意足,這樣就更反襯了美籍華人朋友思鄉(xiāng)之苦之切。
。ǘ⿲W生品味
1、動身訪美之前,一位舊時同窗寫來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為他帶幾顆生棗核。
2、擁抱之后,他就殷切地問我:“帶來了嗎?”我趕快從手提包里掏出那幾顆棗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瑪瑙還貴重。
3、那是我開車到幾十里以外,一塊塊親手挑選,論公斤買下,然后用汽車拉回來的。
討論后明確:
1、“再三”,表達出索取生棗核心情之急切,表現(xiàn)出思鄉(xiāng)之心切!吧保瑸榱嗽嚪N。
2、“殷切”,表達心情的急切與真誠;“托”,表達對棗核的珍惜程度;“珍珠瑪瑙”,通過比喻加深了貴重的程度。
3、“幾十里外”,老同窗不怕路途遙遠;“論公斤買下”,老同窗不惜重金購置;“一塊塊親手”,老同窗對此事的重視與認真。總之,表現(xiàn)了老同窗依戀故土的深情。
五、拓展延伸
據(jù)《中國青年報》報道,近幾年來,許多在海外學有所成的“游子”紛紛回國或從事科研工作或投資辦廠,請針對這種現(xiàn)象談談你的看法。
六、課后品讀。
《月之故鄉(xiāng)》
“天上一個月亮,水里一個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頭看水里/抬頭看天上/看月亮,思故鄉(xiāng)/一個在水里/一個在天上!
。ㄟ@首詩表達的是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在一個月光如水的夜晚,詩人難抑思鄉(xiāng)之情,仰天望月,對著月亮傾訴自己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
棗核的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習本文圍繞棗核設置懸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結構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來體會海外華人對故土的依戀之情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海外華人的思鄉(xiāng)心態(tài),培養(yǎng)熱愛自己民族和故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體會海外華人對故土的依戀之情。
教學難點:
思鄉(xiāng)之情的具體化。
學習方法:
合作、探究。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步驟: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播放《月之故鄉(xiāng)》的音樂與畫面,問:這首歌表現(xiàn)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引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脔柢E(qī qiāo)、嫣紅(yān)、倘若(tǎng)、山坳(ào)、鑲嵌(qiàn)
、陲L燭殘年、故弄玄虛
2、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內(nèi)容。
明確:舊時同窗離開祖國五十年在美國事業(yè)家庭都如意的情況下托我?guī)酌稐椇俗屗嚪N。
3、課文的題目是《棗核》,找出文中提到棗核的句子。
明確:課文中有三處寫到,這三處分別是:第一段,索棗核;第二、三段、見棗核;第七段,說棗核。
學生讀課文,師生交流,屏幕顯示
索棗核——設置懸念。
見棗核——加深懸念。
說棗核——解開懸念。
三、深入研讀,體會情感
“思鄉(xiāng)之情”是一種情感,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的東西,可在作者的筆下,美籍華人的這種感情是那么可觸可感,生動具體感人。請大家齊讀課文,思考老人的哪些行為語言體現(xiàn)了他的思鄉(xiāng)之情呢?(齊讀第七到十自然段后找關鍵字詞、句)
1、學生讀課文。
2、老師示范。
第七段:語言描寫“年紀越大,思鄉(xiāng)越切”表明思鄉(xiāng)之情是高級住宅、稱心如意的家庭和事業(yè)所無法替代的。
3、學生合作交流(老師板書)。
明確:植睡蓮、栽垂柳、堆北海、
關鍵詞句。
“幾十里外”、“論公斤買下”、“一塊塊親手”
總之,透過這些樸實的字詞,體現(xiàn)出友人思鄉(xiāng)之情的濃烈。說明優(yōu)越的物質(zhì)生活、高度的物質(zhì)文明是沖淡不了強烈的思鄉(xiāng)愛國之情的。
四、突破難點,拓展延伸
1、這篇文章,表現(xiàn)的是海外友人的思鄉(xiāng)之情,為什么卻以“棗核”命題?
明確:從內(nèi)容上看,棗核形象生動地寄托了思鄉(xiāng)之情。
從結構上看,棗核又是本文敘事線索。
從寫法上看,以。椇耍⿲懘螅ㄋ监l(xiāng)之情)。(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做深入的思考;反映生活,要通過具體的事物來加以表現(xiàn),有時不妨就用一個小小的物件,以小見大)
2、我們在課內(nèi)外還讀到過哪些表現(xiàn)思鄉(xiāng)愛國這一主題的作品或句子?
學生交流
參考:《靜夜思》
《鄉(xiāng)愁》
五、小結本文,歸納總結
本文結構精巧,表現(xiàn)在用“棗核”作為文章的線索。棗核是一條敘事的線索,更是一條凝聚著鄉(xiāng)情的感情線索。此外,作者以小寫大,通過幾顆小小棗核,表達海外游子的拳拳愛國之情。
六、作業(yè)布置,鞏固提高
1、完成《一課一練》。
2、搜集游子思鄉(xiāng)愛國的名句。
棗核的教學設計 篇3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文
導入課文:播放flash《月之故鄉(xiāng)》,思考:在月光如水的夜里臺灣詩人彭邦禎在詩中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月是故鄉(xiāng)明,在深沉美麗的'歌聲背后,是看不斷的回鄉(xiāng)路,割不斷的思鄉(xiāng)情,這首詩人們對故鄉(xiāng)的刻骨思念。彭邦禎是將濃濃的思鄉(xiāng)情寄托在一輪明月之上,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卻用手中的筆將這沉甸甸的思鄉(xiāng)情寄托在看似普普通通、不占分量的棗核之上。書寫課題《棗核》,讓我們走近這位老人,傾聽她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二、展示目標
1、體會海外華人對故土的依戀之情。
2、學習設置懸念引人入勝的巧妙構思。
3、品味飽含深情的語言。
三、簡介作者
蕭乾,1910年生,現(xiàn)代作家,翻譯家、記者,1939年赴美講學,開始了七年的歐美生活,他先后寫出了《矛盾交響樂》、《血紅的九月》、《倫敦一周間》、《美國之行》等優(yōu)秀特寫,他的《美國之行》是40年代對美國的真實記錄。它猶如大西洋彼岸吹來的一縷春風,送來了一束有關美國現(xiàn)代化社會生活和海外華人心態(tài)的信息,贏得了廣大讀者的歡迎。
老師用16個字來點評他!懊晒抛迦恕⒀嗑┊厴I(yè)、一專多能、情系中華”。燕京大學畢業(yè),文中的舊時同窗就是他的大學同學高君純。說他一專多能,是因為他是作家、文學翻譯家、是二戰(zhàn)期間我國最早在西歐進行采訪的戰(zhàn)地記者,他為社會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說他情系中華,是因為他遠渡重洋,但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是赴歐記者中回國定居者。
四、走近文本,整體感知
(一)放聲朗讀課文,完成以下任務。
1、在書上圈點勾畫,利用課下注釋和手頭資料積累字詞。
2、用簡明的語言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3、在“棗核”前加一個修飾語,說說你加這個詞語的理解。
。ǎ椇耍凵钋、心系故土)
。ǘ⿴最w小小的棗核,牽動了游子多少濃濃的情思,作者是如何用“棗核”來串聯(lián)全文的呢?請默讀課文,結合示例,在橫線上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詞語。
索棗核——用途蹊蹺
棗核——
棗核——
議棗核——民族之情
五、細讀課文
1、小小的棗核寄托了一位遠離故土近半個世紀的美籍華人思戀故土的深情,作者從小處著筆,大處著眼,寄情于物,以小見大,從一件小事發(fā)掘了有深意的重大主題——游子無時無刻不再懷念家鄉(xiāng),可是遠在大洋彼岸的舊日同窗采用了哪些方法來寄托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呢?請你細讀課文作答。
索棗核、堆北海、植睡蓮、栽楊柳、月夜追憶。
2、你看,海外游子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多么令人感動,她采用的思鄉(xiāng)方式又是多么樸實,為了營造這種濃烈的氛圍,作者采用了設置懸念的寫法,棗核是全文的線索,同時作者又用棗核設置懸念、推進懸念,解開懸念,棗核雖小,在文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你認為文中設置了那些懸念呢?請再讀課文,分別找出這些懸念,并說說這樣設懸念的好處。
課文由舊時同窗索要棗核起筆,開筆就設下懸念:用途蹊蹺。舊時同窗得到棗核如獲至寶,用途仍秘而不宣,還“故弄玄虛”,使懸念更吸引讀者。直到踏訪后花園,她談話中才說明索要棗核的原因,解開懸念。它的好處是能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引起讀者的興趣和思考。
六、品味揣摩
“思鄉(xiāng)之情”是一種情感,是一種看不著、摸不著的東西,可在作者的筆下,友人的情感是那么可觸可摸可感,生動具體感人,請速讀課文,找出表現(xiàn)友人思鄉(xiāng)之苦的情感或句子、詞語,品味精妙所在。
這篇文章體現(xiàn)了友人思鄉(xiāng)的深沉情感,但卻未出現(xiàn)“思”、“戀”一類的詞語,請你們速讀課文,找出表現(xiàn)友人思鄉(xiāng)之苦的情感的詞語,體會妙處所在。(學生指出各自喜歡的語句,老師擇其要,與學生一起探討、品味,如再三、殷切、劈頭、挑選……)
1、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瑪瑙還貴重。
。ㄈ绺臑椤八旁谑种,像比什么都貴重”,與原句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點詞語總是處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是為表達某種思想感情或行為狀態(tài)而服務的,所以要想準確的理解這些詞語的表達作用,就得聯(lián)系該詞語所在的句、段甚至文章主旨!拔摇眲由碓L美之前,朋友“再三”托付“我”為她帶幾顆棗核,可見棗核在她心目中的分量。讀到最后,朋友才揭開了索要棗核的原因。再來看這個“托”字。托,是手掌或其他東西向上承受物體;“托在掌心”這個動作,表現(xiàn)出朋友滿心歡喜地端詳、欣賞棗核的情態(tài),似乎是在感受棗核的分量,顯得珍惜。由此不難看出,朋友“托”棗核的動作,其實正表現(xiàn)了朋友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2、這里一過圣誕,我就想舊歷年。
(如改為“這里過圣誕,我想舊歷年”,與原句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3、他劈頭就問我:“覺不覺得這花園有點家鄉(xiāng)味道?”
(如“劈頭”換成“突然”,句意有什么變化?)
4、“你相信嗎?那是我開車到幾十里以外,一塊塊親手挑選,論公斤買下,然后用汽車拉回來的!
。ㄈ鐒h去加點詞語,句意有什么變化?)
解答這道題,同樣要聯(lián)系人物的性格,聯(lián)系文章的主題。“幾十里外”,表明舊時同窗不怕路途遙遠;“論公斤買下”,表明舊時同窗不惜重金購置;“一塊塊親手”,表明舊時同窗對此事的重視與認真?傊,表現(xiàn)了老同窗依戀故土的深情。
七、解難質(zhì)疑
1、種棗人已是風燭殘年,到哪一年才能見到棗樹長大?有種棗樹的必要嗎?
2、這篇文章,表現(xiàn)的是海外友人的思鄉(xiāng)之情,為什么卻以“棗核”命題?而且就這么幾顆棗核,作者這樣反復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題大作了?
、、從內(nèi)容上看,棗核形象生動地寄托了思鄉(xiāng)之情。
、趶慕Y構上看,棗核又是本文敘事線索。
、蹚膶懛ㄉ峡矗孕。椇耍⿲懘螅ㄋ监l(xiāng)之情)。
。▽W生質(zhì)疑,培養(yǎng)讀書、思考問題的能力)
人一旦離開故土,就成了無土的種子,斷線的風箏,折翼的大雁,隨波逐流的無舵航船,而對故土的思念卻與日俱增。古往今來,我們?nèi)祟愑兄S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鄉(xiāng)愛國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在這個方面,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寶庫給我們保留了眾多的優(yōu)美詩篇
八、拓展賞析
鳥戀舊林,魚思故淵,胡馬依北風,狐死首丘。這都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濃厚的鄉(xiāng)土情結。請寫出2首描寫游子思鄉(xiāng)的古詩。
棗核的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10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折、漲”。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默讀課文,首先明白“棗核”指的是什么,然后弄清楚課文寫了哪幾件事情,表現(xiàn)了棗核怎樣的品質(zhì)。
2、能用自己的話復述這個故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棗核的聰明和勇敢。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會認10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折、漲”。
2、默讀課文,然后用自己的話復述這個故事。
教學難點
感受棗核的聰明和勇敢。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民間故事是充滿幻想的故事,要么故事里的人物擁有特異功能,要么主人公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故事的情節(jié)有超自然的性質(zhì)。民間故事一般是人們用口頭形式傳播而流傳下來的,故事一般體現(xiàn)著人們的美好愿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叫《棗核》的民間故事。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課文中的生字。重點指導邊音“犁”,翹舌和后鼻音“牲”、多音字“折、漲”的讀音。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新詞。
(1)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亥—核(核心)—咳(咳嗽)—該(應該)
利—犁(犁地)—梨(梨子)—俐(伶俐)
生—牲(牲口)—勝(勝利)
(2)多音字。
折
zhē:折騰、折跟頭
zhé:折斷、損兵折將
shé:折本、枝折花落
漲
zhàng:漲紅、頭昏腦漲
zhǎng:漲價、水漲船高
辨析:“折”表示“翻轉,倒騰”時讀zhē,如“折騰”;表示“斷”“虧損”或姓氏時讀shé,如“折了、折本”;表示“斷,弄斷”“損失”“彎轉,屈曲”等意思時讀zhé,如“折斷、打折、損兵折將”。
“漲”表示“體積增大”“彌漫”“多出來”“頭部充血”時,讀zhànɡ,如“豆子漲了、煙氣漲天、頭昏腦漲”;表示“水量增加,水面高起來”“價格提高”時,讀zhǎnɡ,如“水漲船高、漲價”。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棗核”指的是什么?
明確:
指的是主人公的名字。
2、“棗核”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
明確:
因為棗核剛出生時只有“一個棗核那么大”,所以夫妻倆就給孩子起名叫“棗核”。
3、課文寫了棗核的哪幾件事?
明確:
第一件事:棗核一直沒有長,但是很勤快,天天干活,學了很多的本領。第二件事:棗核不僅勤奮,而且聰明,設法幫大家解救了牲口。第三件事:棗核解救牲口后引起縣官的責難,于是他智斗縣官。
四、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閱讀第2自然段后思考:一年又一年過去了,棗核有什么變化嗎?爹娘心情如何?
明確:
一年又一年,棗核一點兒也不見長。爹娘都很為他擔心、發(fā)愁,覺得棗核長得太小,什么也做不了。
2、面對爹娘的擔心,棗核是怎么反應的?由此可以看出什么?
明確:
棗核安慰爹娘說,自己可以做事情。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3、棗核做到對爹娘的承諾了嗎?他都學了哪些本事?
明確:
做到了。他能扶犁,能趕驢,柴比別人打得多。
4、當大伙兒的牛、驢被官府牽走,棗核說他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猜猜看,此時大家都是怎么想的?棗核心里又想著什么?
明確:
有的人可能會想:“人長得小,口氣卻挺大,真能吹牛!”棗核心里可能想:“此時不和你們爭辯,等我牽回了牲口,你們一定無話可說!”
5、棗核解救牲口時,為什么不直接牽走,而是折騰了大半夜?
明確:
因為這么多的衙役看守著,想直接牽走牲口是不可能的,只有等到衙役們累了,沒精神看守了,才能安全地把牲口牽走。
6、棗核成功牽走了牲口,印證了文中的哪句話?
明確:
第4自然段中的“棗核不光勤奮,也很聰明”。
7、用“不光……也……”造句。
明確:
示例一:小明不光學習好,也樂于助人。示例二:這幅畫不光有草有花,也有綠油油的大樹。
8、縣官并不知道是誰牽走了牲口,棗核為什么要自己承認呢?
明確:
因為縣官如果找不到偷牲口的人,一定不會善罷甘休,所以棗核自己承認,是不愿意牽連他人,并且他已經(jīng)想到辦法制伏縣官了。
9、棗核“從鐵鏈縫里蹦了出來,站在那里哈哈大笑”,他會說些什么呢?
明確:
縣官老爺,你不是要抓我嗎?我就在這兒,過來呀!
10、回顧全文,嘗試復述這個故事。
五、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1、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所學內(nèi)容。
(1)按要求改寫句子。
①衙役把牛、驢都牽走了。(改成被字句)
、陂T被棗核打開了。(改成把字句)
、蹢椇苏f:“大家都不用愁,我有辦法!”(改成轉述句)
明確:
①牛、驢都被衙役牽走了。
、跅椇税验T打開了。
③棗核說,大家都不用愁,他有辦法。
(2)設想一下,棗核離開后,會發(fā)生什么故事?請你展開想象,寫一寫。
明確:
縣官吃了這么大的虧,怎么肯善罷甘休?于是,他派衙役們把棗核的父母抓來作為人質(zhì),還威脅棗核:“如果不投案自首,就殺掉你的父母!睏椇诉@么孝順,怎么肯讓自己的父母代替自己受過?于是,棗核回到衙門,換回了父母,讓父母和鄉(xiāng)親們躲進了一座山谷,那里有他準備好的糧食和水,夠大家生活一段時間了。
每到夜深人靜,他就偷偷潛入縣官的房間。第一天拔光了縣官的胡子,縣官拿他沒辦法。第二天,又拔掉了縣官不少頭發(fā),縣官還是怎么也抓不到他……一連幾天,把縣官折磨得不成人樣,只能跟他求饒,赦免了他,答應不再難為鄉(xiāng)親們。大家都夸棗核是一個小英雄!棗核的父母可開心了!
2、總結。
棗核雖然長得小,志氣卻很大,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勇敢智斗惡人,幫助鄉(xiāng)親。希望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同學們也能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六、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七、板書設計,知識構架
棗核
身世和名字的由來
優(yōu)秀品質(zhì)
勤勞:學會很多本領
聰明:智斗縣官
人小志氣大英雄出少年
【棗核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棗核》教學反思匯總4?篇06-09
棗核的童話故事10-30
蘇教版八上語文《棗核》教學案例05-02
初中課文《棗核》優(yōu)秀說課稿05-18
初二語文《棗核》教案09-22
蘇教版八上《棗核》導學案06-23
棗核初二語文教案09-22
《核舟記》教學設計12-14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棗核》教學反思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