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貪心的蜘蛛》有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貪心的蜘蛛》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貪心的蜘蛛》有感 1
今天,我照常捧起了課外書。一篇《貪心的蜘蛛》深深地吸引了我:某天晚上,好朋友蜘蛛和螢火蟲在玩耍時拾到兩顆珠雞蛋。照理,應該“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個?墒侵┲雲s動了歪腦筋,硬說蛋是自己先看到的,應該全部歸自己擁有。螢火蟲忍無可忍,提著燈籠飛走了。蜘蛛在黑暗中把蛋滾到珠雞家,被正因失了蛋而煩躁不安的珠雞吃掉了。
從這則短小的寓言里,我明白了兩點:
首先,從蜘蛛的'角度看,他告訴我們:貪心不會有好下場的。你看文中的蜘蛛,為了讀占珠雞蛋,蠻不講理地說是自己先看到的,氣走了朋友,自己也被視為小偷而丟了性命?杀!因為貪心,付出了多么慘重的代價!
再從螢火蟲這一方來說,他也給了我啟迪:結交朋友可得慎重,不要光看其表面,得從內心加以了解。否則帶給自己的將是心靈的創(chuàng)傷和無窮的痛苦。文中的螢火蟲雖然沒有招致這樣嚴重的后果,但不難設想,結交了這樣沒心沒肺重財輕義的家伙,有什么事他會干不出來?
《貪心的蜘蛛》讓我獲益匪淺。
讀《貪心的蜘蛛》有感 2
《貪心的蜘蛛》這則寓言像一面照妖鏡,將人性中的貪欲照得纖毫畢現。蜘蛛西達與螢火蟲共拾珠雞蛋,本可各得其所,卻因貪心獨占而步步錯付:先是強詞奪理宣稱"自己先看見",接著在黑暗中迷失方向,最終滾著蛋來到珠雞家門口,被憤怒的主人啄食而亡。這看似荒誕的結局,實則是貪欲書寫的必然答卷。
故事中最刺痛的是蜘蛛的"心盲"。當它執(zhí)著于獨占時,眼中已看不見共生的可能,耳中已聽不到螢火蟲的隱忍退讓。這種貪婪如同自我編織的.蛛網,越纏越緊,最終將人困在欲望的牢籠里,F實中,"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案例屢見不鮮:有人為貪占鄰居文物潛入行竊,卻因失手墜樓骨折;有人為獨吞拆遷款與親人反目,最終落得眾叛親離。貪欲就像毒藤,攀附得越緊,窒息得越快。
這則寓言的警示,恰如《伊索寓言》中那只想吃葡萄的狐貍,得不到時便說葡萄酸。貪婪者總在為欲望找借口,卻忘了"二一添作五"的樸素智慧。真正的智者懂得,分享不是妥協(xié),而是讓資源流動起來創(chuàng)造更大價值;克制不是軟弱,而是為人生預留轉圜空間。當我們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我們——而貪婪,就是那個深淵。
讀《貪心的蜘蛛》有感 3
《貪心的蜘蛛》中,螢火蟲提著燈籠照亮蜘蛛回家的路,這本是友誼最美的模樣。然而當蜘蛛為獨占珠雞蛋喋喋不休時,那盞溫暖的燈籠熄滅了,照亮的只剩人性幽微處。這個關于友誼破裂的故事,藏著比道德訓誡更深的隱喻:人際關系的維系,需要克制私欲的邊界。
蜘蛛的貪婪像病毒般侵蝕著關系網。它要求獨占的行為,實質是對合作規(guī)則的踐踏。這讓我想起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當第一個自私行為被默許,后續(xù)的破壞就會變本加厲。就像現實中有人為搶資源破壞同行設備,有人為求晉升中傷同事,這些行為看似短期獲益,實則如蜘蛛破壞其他蛛網般,終將讓自身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但寓言的深意不止于此。當螢火蟲憤然離去,蜘蛛在黑暗中迷失方向,這何嘗不是對現代人際關系的隱喻?在功利主義盛行的今天,多少人像蜘蛛般計較得失,卻忘了真正的`連接需要情感投資與信任托付。真正的智慧,在于像山鶉般識破貪婪者的算計,更在于像螢火蟲般及時止損——有些關系,若已滋生貪欲的毒瘤,不如讓那盞燈籠照亮新的道路。
這則故事最終指向一個樸素的真理:人際網的堅韌不在于算計得失,而在于敬畏規(guī)則、守護邊界。當我們克制住想獨吞"珠雞蛋"的沖動,留一份光亮給他人時,那盞燈籠照亮的,將是彼此更遼闊的人生。
【讀《貪心的蜘蛛》有感】相關文章:
貪心的狼09-20
都是貪心惹的禍10-08
《貪心的狐貍》讀后感10-16
蜘蛛07-03
蜘蛛06-25
蜘蛛09-18
蜘蛛08-03
蜘蛛09-20
蜘蛛09-24
蜘蛛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