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課是課堂參與者相互提供教學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課堂信息,在充分擁有信息的基礎上,圍繞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對話和反思,以改進教學的教師研修活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估算觀課報告,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shù)學估算觀課報告1】
觀察地點:xx小學大會議室
觀察班級:四(4)班
觀察時間:20xx年10月29號
觀察學科:數(shù)學
教學內容:烙餅問題
執(zhí)教老師:葛xx
觀察人:陳xx
觀察維度:教師教學機智
研究問題:教師是如何處理學生錯誤的?
1.觀察點選點說明
每一個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情況,這是無法避免的。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這是他成長的過程。作為新時期的老師,如何認識、對待學生學習時的錯誤呢?我們應該認識到,學生出現(xiàn)錯誤是成長過程中必然的經歷,教師應該以一顆寬容的心來對待,同時,教師的責任并不僅僅在于避免錯誤的發(fā)生,還在于錯誤發(fā)生時能挖掘錯誤的價值,使錯誤成為學生成長的契機,成為教師教學的資源。每一個老師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當遇到一個可能會讓學生感到困難的知識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先讓學生思考、回答,而學生多半會回答錯誤,這樣老師在通過對錯誤的解析,引導出正確的知識,這樣就加深了學生的印象,能夠更好的掌握知識。因此在葛理理老師執(zhí)教的《烙餅問題》這節(jié)課中,我選擇教師是如何處理學生錯誤的作為觀察點。
2.觀察表及觀察結果說明
量表橫向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教師對學生錯誤后的反應分類,二是典型性行為記錄,三是頻次?v向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學生的錯誤,二是教師的態(tài)度,三是教師的處理。每一部分都設置了典型性行為記錄,觀察教師如何處理學生錯誤進行定量記錄,同時可進行定性描述。
觀察表及觀察結果具體如下
教師對學生錯誤后的反應分類 | 典型性行為記錄 | 頻次 | |
1.知識性錯誤 | 2 | ||
2.表達的錯誤(文字表述、圖形等) | 2 | ||
3.不合理的錯誤(甚至引起學生哄笑) | 教師引導學生及時回答教學中 | 1 | |
4.思考不全面 | 9 | ||
5.教師無法判斷正誤(如異想天開型) | 放到課后解決 | 1 | |
6.未把握問題的指向 | 3 | ||
1.贊許(如雖有錯誤但有想法的情況) | 6 | ||
2.接納(微笑,偏肯定性語氣) | 3 | ||
3.中性(指令) | 8 | ||
4.尷尬(不知如何應對) | 1 | ||
5.氣憤 | 0 | ||
1.鼓勵 | 1 | ||
2.引導 | 2 | ||
3.換其他學生回答 | 3 | ||
4.教師自己的指正 | 其中的一次,教師過于急著指正 | 3 | |
5.進行解釋和說明 | 當全部學生都無法說明時 | 1 | |
6.由學生評價 | 3 | ||
7.由同伴補充完善(合作學習時) | 3 | ||
8.最終明確正確回答 | 1 | ||
9.忽視或視而不見 | 教師比較急 | 1 |
3.觀察結果分析及教學建議
從上表統(tǒng)計來看,本節(jié)課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錯誤基本上都能進行妥善的處理。這說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從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同時也反應了教師的教學機智。
教學建議:
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對于學生的錯誤,教師應該如何處理,這關系著師生關系,甚至是學生的前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不能采取批評、打壓的態(tài)度,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學生的學習錯誤。對于學生課堂上的錯誤教師要有及時準確的處理如:
一、讓學生辨錯,教師不要輕易定論錯誤。
二、讓同學糾錯,教師不要輕易動手改錯。
三、利用一些好的錯誤反思教學。
從學生的自身成長規(guī)律來看,犯錯誤是個體積累解決問題經驗的過程。換句話說,學生就是在不斷的犯錯誤中成長。我們還得承認,學生的思維方式、認知方式、和學習方式存在差異,這也導致他們在認識上會出現(xiàn)差異。學生的各種不同觀念事實上不應該都絕對地被看成是“錯誤觀念”。從教師的教學來看,學生的錯誤也是有價值的,它能更好的進行雙邊的教學活動。
我們還應該認識到,錯誤對學生成長的價值。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善用學生學習錯誤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讓學生在比較中了解更多的知識。善用學生的錯誤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能力。在發(fā)現(xiàn)錯誤、分析錯誤的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xiàn)意識,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而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正是目前我國學生有待提高的地方。而通過解決錯誤,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反思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善用學生的錯誤,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只要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錯誤有正確的認識,就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的人格。讓學習錯誤成為成長的契機,所以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是非常重要的。 一個老師能否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具有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是否承認學生在認知上的差異,并且尊重這種差異,教學過程應該是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傳統(tǒng)的帶著知識走向學生。這些理念正是老師所應該具備的,我們只有把這些先進的理念和自己的教學實踐結合起來,才能在教學中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小學數(shù)學估算觀課報告2】
我聽了王明艷老師執(zhí)教的《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一課,受益匪淺,收獲很多。下面談談我對這節(jié)課的感受:
1、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的作用首先在于為學生的學習營造和諧、寬松的氛圍。上課開始時,教師用小強參加夏令營引入課堂,這樣設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擴大了課程資源,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投入。
2、 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的創(chuàng)造者、開發(fā)者
新課程倡導民主、開放的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在課程開發(fā)中發(fā)揮主體作用。在本堂課的教學過程中,王老師圍繞教學目標,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瞬間思維火花的迸發(fā)。使原有的教師只是被動地執(zhí)行和機械地傳授課程內容的過程,轉變?yōu)閷φn程資源的再開發(fā)過程。這種課程資源不僅是課程標準、教科書等“文本課程”,而更多的是大量的師生之間的體驗、感受、思考等“體驗課程”。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不同的師生群體,對一堂課的理解和體驗不同,這些因素彼此交融、互動,從而對課程內容進行不斷充實和創(chuàng)新。根據(jù)數(shù)對確定位置,使原來憑生活經驗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數(shù)學方法確定位置。“確定位置”知識的拓展或者重新建構,有效的方法是引發(fā)學生認知的沖突。教學中在學生描述一列隊伍中人物位置的基礎上,讓學生描述方陣中事物的位置,制造認知沖突,激發(fā)探究的欲望。
3、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經歷由實物圖到方格圖的抽象過程,滲透“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發(fā)展空間觀念。
在教學中先給學生出示了實物圖,然后通過電腦演示了有實物圖到點子圖。最后把點子圖的各個點用橫線和豎線連接起來,然后點子圖的各個點逐漸縮小,直到縮到與橫線和豎線的交叉點一樣大為止。通過電腦的演示使學生親身感知了由實物圖到點子圖再到方格圖的變化過程,滲透了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
總之,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教學,遠不是“了解事實”就夠的,它的一個重要價值在于引導學生參與“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形成過程,使他們在探索和體驗的過程中,對數(shù)學的“簡潔美”和“符號化思想”形成有意義的認識。在本節(jié)課中力求實現(xiàn)關注活動中的每個細節(jié),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發(fā)展、應用的全過程,從而發(fā)展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造性,落實預期目標 。
更多熱門觀看報告推薦:
6.遠程研修觀課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