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級語文《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 篇1
一、學習詞語
暢談——盡情地談。
昂首挺立——昂,仰。仰著頭,直立著。
遙遙在望——遙遙,形容距離遠。形容遠遠地望著。
可望而不可即——即,接近?梢酝,但不能接近。形容看來可以達到而實際難以達到。
二、在教師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快速閱讀課文。
三、作者以什么為序來介紹人類登上月球的全過程?
以時間為序來介紹人類登上月球的全過程。
四、登月全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并概括每個階段的內(nèi)容要點。
學生討論后歸納:登月的全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3—5),飛船帶著宇航員進入預定軌道。
第二階段(6—9),飛船作登月準備。
第三階段(10—14),宇航員登上月球。
第四階段(15—16)飛船帶著宇航員順利返回地球。
五、宇航員在月球上做了哪幾件事?
學生討論后歸納:宇航員在月球上做了七件事。具體為:
、偎麄儥z查了登月器的情況,發(fā)現(xiàn)一切正常;
、谒麄兡贸鲨F鍬,采集了月壤和月巖的樣品;
、鬯麄儚牡窃屡撝腥〕鲆粔K紀念碑,把它樹立在月球上;
、軍W爾德林從登月艙中取出電視攝像機,安裝在了月球的表面;
、菟麄冇职惭b了一臺太陽風測定裝置,用來檢測宇宙射線,還安裝了用來精確測定月球和地球之間距離的激光儀、安裝了測定月震的月震儀;
、匏麄冇秩〕隽嗣绹男菞l旗,神色莊嚴地把它插在了月亮上;
、咚麄兏绹偨y(tǒng)尼克松接通了電話,進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間的第一次通話?偨y(tǒng)熱情地祝賀他們登月成功。
六、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數(shù)字,這些數(shù)字起什么作用?
學生討論后歸納:
、儆脕肀頃r間,如“這一年的7月16日”,“這一時刻的精確時間是1969年7月21日11點56分20秒”。
、谟脕肀盹w船離地球的高度和飛行速度,如“當達到182公里高度時,第二級火箭自動脫落,速度達到每秒6.8公里”,“此時阿波羅11號飛船的高度為2650公里,速度每秒7.67公里”。
、塾脕砜偨Y飛行的里程,如“這次偉大的探險來回共經(jīng)過76萬公里,歷時195個小時,三位宇航員共同完成了一次到另一個星球的探險”。
七、總結、擴展
本文以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1969年7月21日登月的全過程。人類登上了月球,邁出了人類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樹起了宇航事業(yè)的一塊新的里程碑。
結合課文,暢談未來探索太空的夢想。
八、布置作業(yè)
假設你此時正在遠離地球的茫茫太空中旅行,透過舷艙,你看到了美麗的地球。請以此為觸發(fā)點,展開想象,寫一篇二三百字的.小短文。
七年級語文《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速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
2、利用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進行探究活動。
3、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類登月的知識。
。、激發(fā)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二、教學重點
速讀課文,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理清文章思路,從中了解有關人類登月的知識;精心搭設“橋梁”把這一課過渡到這一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中。
三、教學設計、
新課導入
。、(學生角度)展示學生的小制作(關于月亮的手工作品、圖畫等)導入月亮的世界。
。、(教師角度)準備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關月亮的古詩詞(《靜夜詩》、《水調(diào)歌頭》、《楓橋夜泊》等)。
。ɡ收b詩歌)由學生誦讀幻燈上關于月亮的詩歌。旨在營造良好氣氛,引起學生閱讀本課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月亮的傳說、月亮的神秘是人類的向往。
(教師引導)月亮,自古以來,就與人們結下了不解之緣,它尤其受詩人們的鐘愛。那皎潔、靜謐的月光,時圓時方富有變化的月形,激起詩人們多少懷念與感慨,同學們還知道哪些關于月亮的詩歌,請說一句有月亮的詩(“楊柳岸,曉風殘月”,“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梨花院落溶溶月”,“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月亮在詩人們的描繪下是如此美好,現(xiàn)在我們就與航天英雄一起,到月亮上走一走,去感受那驚心動魄的一刻。
四、速讀課文,感悟文章大意
1、要求學生速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自主學習。)
、 快速默讀課文(不指讀,不動唇,不回讀),獲取重要信息,回答月亮課件上的問題。(培養(yǎng)快速閱讀的能力)
、 人類是什么時候第一次登上月球?
、 哪個國家的哪一位宇航員第一次踏上月球?
、 月球和地球相距多遠?
、 火箭名稱和飛船分別叫什么?
、 采用什么順序記敘了什么過程?
⑵ 用上面的信息概括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 找出登月過程中表示時間的詞語。思考登月全過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ǹ偨Y評點)本文真實地記錄了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登月的全過程。登月全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登月準備──飛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歸來。
。、展示學生作品,培養(yǎng)動手能力和說話能力。
。阏f我說大家說)
、 試將登月全過程畫一張示意圖,并作簡要說明。
、 四人小組比一比,看誰畫的最好,介紹得最準確,推薦一位同學到上面來展示、介紹。
、 展示各小組中最好的作品,并請一位同學介紹登月過程。
、 利用月亮課件展示當時的登月軌跡圖,了解登月過程和登月軌跡。
學生畫的登月圖可用實物投影儀顯示,讓學生自行講解,鍛煉學生的聯(lián)想及表達能力,也是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教師也可做圖,讓學生進行比較學習。
五、研讀賞析,激發(fā)興趣,品味語言特色
。、(觀看課件中的錄像),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
⑴ 看登月的實況錄像。
、 說說看到這一場景的感受。
、 質(zhì)疑登月事件。
學生相互質(zhì)疑,也可師生相互質(zhì)疑,形成討論交流的過程,使這節(jié)課達到高潮。
、 月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 科學家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巖石呢?
、 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員會有什么感覺?
、 文中寫道,“返航時,宇航員將登月艙甩在了太空”,這樣做合適嗎?
、 登月艙與飛船是怎樣脫離和對接的?
教師可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許學生有不同見解和幻想。教師也可以做調(diào)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頭和高山,沒有空氣和水,一片荒涼死寂;科學家采集土壤、巖石是為了科學研究、開發(fā)并利用月球;宇航員的高空感覺,是失重、頭暈、嘔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類的一大隱患。
。、教師指導學生相互質(zhì)疑并共同探究課文,深人體會。(合作探究)
、 探究1:同學們把登月過程準確地解說出來,這不能不歸功于作者把登月的復雜過程寫得清楚明白,你覺得課文寫作上最值得你學習的一點是什么?
(讓學生談自己真實的體會,暢所欲言。有一點必須明確:A、按時間順序清楚明白,有條不紊地敘述事件發(fā)生過程的寫作方法。B、恰當?shù)拿枋,敘述中有議論。C、用數(shù)字說明)此三點可各舉一例,并分析作用,教會學生在寫作中應用。
、 探究2:你喜歡這篇課文嗎?閱讀時你有什么感覺(我就覺得很緊張,很自豪)哪一處讓你最難忘,請找出來并朗讀、評析。
、 探究3:齊讀最后一段,談談你對登月意義的認識。
。ㄞq論)據(jù)說為了這次登月,共有40萬人、2萬多家公司投入其中,耗資239.15億美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卻只運回了幾百斤的月巖、月壤,到底值不值?
(總結)對以上問題,小組研討并在教師指導下達成共識: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來回歷經(jīng)76萬公里,歷時95個小時。宇航員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巖樣品,樹立紀念碑,安裝攝像機,安裝太陽風測定裝置、月震儀,插上美國國旗,與尼克松總統(tǒng)通話等。課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偉大意義。教師可以總結過渡:“阿波羅”登月計劃成功,使人類的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人類開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現(xiàn)代科學技術已達到向外層空間發(fā)展的水平。這既是人類巨大的飛躍,也是人類邁出的第一步。
六、你對月亮知多少
。ㄍ卣寡由斓骄C合性學習──探索月球奧秘)
。、學生上網(wǎng)查找有關月亮的資料,也可以進入老師準備好的月亮網(wǎng),選擇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進行查閱。
關于“月亮”的話題,學生可以選擇這一話題中自己感興趣的一個方面組成協(xié)作小組(以“月亮”話題為例,對文學感興趣的可以組成月亮傳說組、月亮詩歌組、月亮美稱組、月亮風俗組等,對科學感興趣的可以組成登月組、月球概況組、月球之謎組等),各個小組到網(wǎng)上自主選擇,自主活動,讓每一個學生在這一任務中積極地承擔個人的責任,學生在活動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在網(wǎng)上遇到問題時能協(xié)商解決,通過有效的溝通解決群體內(nèi)的沖突,對各人分擔的任務進行群體加工,對活動的成效共同進行評估。這一過程中,不僅調(diào)動了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
。、各興趣小組將搜集到的內(nèi)容制作成課件。
。、各小組從不同角度交流查閱到的資料:
⑴ 星空奇觀
、 月球之謎
、 中國航天
、 登月計劃
、 阿波羅之旅
⑹ 登月圖集
七、總結
登月成功是人類的一大壯舉,是人類聰明智慧的結晶。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國航天技術到目前仍無法登上月球。但我國已進行了無真人的太空航行,五星紅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為期不遠了。愿大家努力學習,長大能為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貢獻。我們也期待著我國的登月計劃早日成功。
八、作業(yè)
必做題:
。薄⒆詫W“讀一讀,寫一寫”練習中的詞語,并用其中的一些詞語寫一段話。
。、根據(jù)練習三創(chuàng)設情境,寫一段一二百字的文字。
選做題:課后繼續(xù)看與月亮有關的書籍或上網(wǎng)查找相關資料,做好筆記。
【七年級語文《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七年級《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12-08
人教版語文上冊《月亮上的足跡》教案設計12-04
七年級上冊人教版《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11-05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10-19
七年級語文上冊《月亮上的足跡》教案設計09-08
人教版七年級上《月亮上的足跡》教案設計12-07
七年級語文上冊《月亮上的足跡》教案02-17
七年級語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跡》09-09
月亮上的足跡七年級語文教案11-23
七年級語文《月亮上的足跡》教案范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