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杜甫《登高》練習(xí)匯編有答案
練習(xí)包括兩種練習(xí),學(xué)生學(xué)習(xí)課文后,為了加深理解記憶而進行的習(xí)題練習(xí)和工人士兵等人為了獲得熟練技巧而經(jīng)常進行某種動作的實踐技巧練習(xí)。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杜甫《登高》練習(xí)有答案相關(guān)內(nèi)容。
杜甫《登高》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登高 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首聯(lián)兩句中,“渚清沙白鳥飛回”既有“渚清沙白”這樣的______描寫,也有“鳥飛回”這樣的______描寫,整句屬于__________的寫法,而"哀"字寫猿嘯聲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緒,這里采用的是___________的寫法。
2.頷聯(lián)兩句中,"蕭蕭"寫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聲態(tài),"滾滾"寫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豪邁氣勢,使這兩句意境更加____________,感情更加_______________。
3.從表達方式看,全詩前半部分側(cè)重______________,后半部分側(cè)重_________。
4.根據(jù)"艱難苦恨繁霜鬢"句,再聯(lián)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認(rèn)為杜甫"艱難苦恨"包含著哪些寄寓?
答案:
1.首聯(lián)兩句中,“渚清沙白鳥飛回”既有“渚清沙白”這樣的(靜態(tài))描寫,也有“鳥飛回”這樣的(動態(tài))描寫,整句屬于(動靜結(jié)合)的寫法,而"哀"字寫猿嘯聲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緒,這里采用的是(以景襯情)的寫法.
2.頷聯(lián)兩句中,“蕭蕭”寫出了(落葉飄零落下)的聲態(tài),“滾滾”寫出了(長江滾滾而來,奔騰不息)的豪邁氣勢,使這兩句意境更加(雄渾開闊),感情更加(強烈奔放、慷慨激越)
3.從表達方式看,全詩前半部分側(cè)重(寫景),后半部分側(cè)重(抒情)。
4.根據(jù)“艱難苦恨繁霜鬢”句,再聯(lián)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認(rèn)為杜甫“艱難苦恨”包含著哪些寄寓? 充分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復(fù)雜感情。
杜甫《登高》同步練習(xí)
A卷
雙基再現(xiàn)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潦倒(liáo) 多財善賈(gǔ) ..
傳記(zhuàn) 杳無音信(miǎo) ..
B.雙鬢(bìng) 前后相屬(zhǔ) ..
伺候(cì) 潔身自好(hǎo) .
C.蕭條(xiāo) 人才濟濟(jì) ..
靜謐(mì) 博聞強識(zhì) .
D.混淆(xiáo)渚清沙白(zhǔ) ..
徜徉(cháng) 穩(wěn)操勝券(quàn) ..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臨摹 度假 作客他鄉(xiāng)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B.濁酒 旋律 渙然冰釋
鞠躬盡悴,死而后已
C.呼嘯 寂寥 要言不繁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D.協(xié)迫 邂逅 窮困潦倒
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3.★★對下列詩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當(dāng)?shù)囊豁検? )
A.渚清沙白鳥飛回 渚:水中小洲(陸地) .
B.無邊落木蕭蕭下 蕭蕭 樹葉被風(fēng)吹落的聲音。 ..
C.萬里悲秋常作客 萬里 這里指到處漂泊,居無定所。 ..
D.潦倒新停濁酒杯 潦倒 政治上不得志。 ..
4.★★★對本詩詩句的誦讀斷句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
B.無邊/落木/蕭蕭/下
C.百年/多病/獨登/臺
D.潦倒/新停/濁酒/杯
5.★★★對本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寫詩人登高的見聞。詩人對風(fēng)、天、猿嘯、渚、沙、鳥飛等具體的景物,進行了
生動具體細致的刻畫。
B.頷聯(lián)也是寫景,但手法與首聯(lián)不同,如果說首聯(lián)是一幅工筆畫的話,那么頷聯(lián)就是一幅寫意畫。詩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蕭蕭的落木,滾滾的流水,加以渲染,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
C.頸聯(lián)詩人點明詩旨。詩人登高望遠,由無邊的落木,不盡的江水,聯(lián)想到自己漂泊萬里,暮年多病,抒發(fā)了怨天尤人的牢騷,這是孤獨者的慨嘆。
D.杜甫是憂國憂民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對人生有大悲憫!捌D難苦恨繁霜鬢”是他關(guān)于現(xiàn)實觀照的結(jié)果。
探究提高
閱讀《登高》,完成6~8題。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6.★★★有人稱贊此詩為“杜集七言律第一”、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歷來被推為律詩中的杰作,千百年來為世人傳誦。試就其對仗工整做簡要分析。
答:
7.★★★詩的前兩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圖景?感情基調(diào)如何?
答:
8.★★★“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中的“無邊”“不盡”二詞能否刪去?為什么?
答:
綜合運用
9.★★★杜甫的很多近體詩首聯(lián)即對仗,如《登高》的首聯(lián)就是:“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痹嚥檎叶鸥κ茁(lián)即對仗的詩句。
答:
10.★★★★2006年12月2日《人民日報》刊登了這樣一則消息:
一直作為中國形象標(biāo)志的“龍”近日成為關(guān)注焦點。先是報道稱:有專家提出“為避免西方誤解,不以龍作中國形象標(biāo)志”,因為“龍”的英文是“Dragon”,它在西方世界被人認(rèn)為是一種充滿霸氣和攻擊性的寵然大物,這樣的形象容易讓那些對中國歷史、文化不甚了解的外國人產(chǎn)生一些聯(lián)想。
消息一出,立即引來了眾多關(guān)注。網(wǎng)絡(luò)調(diào)查顯示,九成投票者反對“棄龍”,當(dāng)事人吳友富教授澄清說,他無意“棄龍”,本意是希望“龍”的形象更完整、更豐滿。隨后,又有專家提出,應(yīng)為“中國龍”重新確定英文譯名……
請就這一問題談?wù)勀愕目捶,要求觀點明確,理由充足,不超過80字。
答:
B 卷
比較閱讀
讀下面的甲乙二詩,完成1~5題。
甲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登高》)
乙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杜甫《登岳陽樓》)
1.★★這兩首詩是杜甫漂泊南方時期所作,甲作于四川夔州,乙作于湖南。反映顛沛流離生活的詩句分別是:
甲 ;乙 。
2.★★甲乙的首聯(lián)皆對仗工整,但從表達方式上看還是有區(qū)別的:
甲 ;乙 。
3.★★★結(jié)聯(lián)往往是議論抒情為主的,當(dāng)然抒情的方式不盡相同,甲是 ;乙是
4.★★★甲乙二詩中的意象也是有區(qū)別的,具體地說,甲中的意象是 的;乙中的意象是 的。
5.★★★下面是對甲乙的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兩首詩都很好地體現(xiàn)了杜詩“沉郁頓挫”的風(fēng)格。
B.甲在空間上很闊大,乙在時間上頗久遠,各具雄渾之韻。
C.二詩的語言非常精粹傳神,動態(tài)感十足;還有對舉之美。
D.詩人即使在漂泊中仍然心系國事,這在二詩中都能找到注腳。
美文賞析
閱讀下文,完成6~9題。
明月清泉自在懷
賈平凹
讀王維的《山居秋暝》時年齡還小,想像不來“松間明月”的高潔,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樣。母親說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風(fēng)景畫,要我好好背,說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雖將詩句背得滾瓜爛熟,其意義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漁舟這些田園風(fēng)物也只是朦朧,而鄉(xiāng)野情致則更模糊了。
后來上了大學(xué),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好友。翻來覆去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時常獲得師長贊許。再后來深入鄉(xiāng)村,那兒有田園,卻無松竹流泉;及至上了華山、峨眉山,并且專在月夜聽泉,古剎聞鐘,乘江南漁舟,訪溪邊浣女,都為尋找王維《山居秋暝》的那種燦爛意境,都為了卻“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執(zhí)著情結(jié)。一段時間,于人世紛雜之中,自以為林泉在胸,甚至以漁樵野老自居,說和同事糾紛,勸解禍中難人。自認(rèn)為心中有了王維,就了卻了人間煩惱,看透了紅塵紛爭;更自以為一壺清茶,便可笑談古今。
真正進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結(jié)婚、生子、住房、柴米油鹽,等等,才知道青年時代“明月松間照”式的“超脫”,只不過是少年時代“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浮雕和順延。真正對王維和他的詩的理解,是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生命的體驗和閱歷的堆積之后。人的一生,苦也罷,樂也罷;得也罷,失也罷——要緊的是心間那一泓清潭里不能沒有月輝。哲學(xué)家培根說過:“歷史使人明智,詩歌使人靈秀!表斏系乃稍、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qū)櫲璧檬Ф鴴亝s自在?又何曾因風(fēng)霜雨雪而易移萎縮?它們自我踏實,不變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閱歷,
萬年的長久,也才有了詩人的神韻和學(xué)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造訪過終南山翠華池邊那棵蒼松,也每年數(shù)次帶外地朋友去觀覽黃帝陵下的漢武帝手植柏,還常常攜著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邊盤桓……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過它們的骨干,三九冰凍裂過它們的樹皮,甚至它們還挨過野樵頑童的斧斫和毛蟲鳥雀的嚙啄,然而它們?nèi)紵o言地忍受了,它們默默地自我修復(fù)、自我完善。到頭來,這風(fēng)霜雨雪,這刀斧蟲雀,統(tǒng)統(tǒng)化做了其根下營養(yǎng)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盤”。這是何等的氣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嚴(yán)和人格與金錢地位、功名利祿作交換,最終腰纏萬貫、飛黃騰達的小人的蠅營狗茍算得了什么?且讓他暫去得逞又能怎樣?!
王維實在是唐朝的愛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參悟得那么透徹,所謂窮極物理形而上學(xué)于他實在是儲之心靈,口吐蓮花!坦誠、執(zhí)著、自識,使王維遠離了貪婪、附庸、嫉妒的裝飾,從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詩品頑強的生命力。誰又能說不呢?的確,“空山”是一種胸襟,“新雨”是一種態(tài)度;“天氣”是一種環(huán)境,“晚來”是瞬間的境遇。“竹喧”也罷,“蓮動”也罷,“春芳”也罷,“王孫”也罷,生活中的誘惑實在是太多太多,而物質(zhì)的欲望則永無止境,什么都要的結(jié)果最終只能是什么都沒有得到。唯有甘于清貧、甘于寂寞,自始至終保持獨立的人格,這才是人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王維的人生態(tài)度正是因為有了太多的放棄,也便才有他“息陰無惡木,飲水必清源”的高潔的情懷,也便有了他哲悟金鉑般的千古名篇!
“明月松間照”,照一片嫻靜淡泊寄寓我無所棲息的靈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細流淘洗我勞累庸碌之身軀。浣女是個好,漁舟也是個好,好的質(zhì)地在于勞作,在于獨立,在于思想——這是物質(zhì)的創(chuàng)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6. ★★ 在文中,作者寫出了自己在不同人生階段讀王維《山居秋暝》的不同感受,請概括說明。
答:
7.★★★作者把王維和愛因斯坦聯(lián)系起來,認(rèn)為“王維實在是唐朝的愛因斯坦”。請你分析這樣寫的好處。
答:
8. ★★★ 結(jié)合全文,請分析題目“明月清泉自在懷”的深刻含義。
答:
9. ★★★ 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托明月清泉,寄托自己對人生境界的追求。語言典雅而含蓄,富有美感。
B. “要緊的是心間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沒有月輝”,這句話強調(diào)的是,人生在世,面對寵辱得失,要悠然淡泊;面對困難挫折,要堅持不懈。
C. 在文中,作者用翠華池邊的蒼松、黃帝陵下的漢武帝手植柏、碑林前的唐槐等樹木中的祖宗和腰纏萬貫、飛黃騰達的小人構(gòu)成對比,通過這些想像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D. 這篇散文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材料信手拈來,但始終以作者對“不惜以自己的尊嚴(yán)和人格與金錢地位,功名利祿作交換”的小人的抨擊為線索體現(xiàn)了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點。
文采展示
10.★★★★聯(lián)系《登高》和《登岳陽樓》以及自己所了解的杜甫的經(jīng)歷,參考有關(guān)資料,為詩人作一小傳,不少于200字。重點突出其憂國憂民的精神品質(zhì)。
答:
高考模擬
11.★★★★把下列句子組成意思完整、前后銜接、語序最恰當(dāng)?shù)囊欢卧挕?只寫句子的序號)(07年高考山東卷)
、侔侔悴荒芘沤馑记椋环镣娢闹袑消遣處。
、谕蹙S的鄉(xiāng)思亦有畫意: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蹚墓胖两瘢l(xiāng)愁是詩人的惆悵。
④沒有什么再像鄉(xiāng)愁一樣令我悲傷,這么美麗的文字,這么傷感的情懷,只有詩人才能表達。
、菰娫疲航褚乖旅魅吮M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序號:________
12.★★★★按要求將名篇名句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上。(兩題任選一題)(07年高考四川卷略加改動)
(1)荀子在《勸學(xué)》中強調(diào)君子學(xué)思結(jié)合、不斷反省,因而很少犯錯誤的句子是:“ , !
杜甫在《登高》中用傳神之筆寫出落葉的蒼涼與江水的氣勢的句子是:
“ , !
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用“ , !敝Ρ憩F(xiàn)水光山色的變幻,在色彩的濃淡對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2)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其不善者而改之!表n愈在《師說》中也明確提出了擇師的標(biāo)準(zhǔn):“ , , , !
參考答案
A卷
雙基再現(xiàn)
1D點撥:A中“杳”讀“yǎo”; B “鬢” 讀“bīn”“好”讀“hào”;C“濟”讀“jǐ”。 2A點撥:B“悴”應(yīng)為“瘁”C“繁”應(yīng)為“煩”D“協(xié)”應(yīng)為“脅”。
3D點撥:指年老因疾病困頓。
4C點撥:應(yīng)為“百年/多病/獨/登臺”,“獨”應(yīng)單讀,“登臺”是一個詞連貫起來。 5C點撥:“怨天尤人”與“孤獨”錯。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是一貫的,他并不孤獨。
探究提高
6本詩前三聯(lián)尤為突出。是字字對,詞詞對,不僅詞性相同,而且平仄相對,音韻諧和。讀起來有節(jié)奏感。點撥:意思對即可。
7深秋晴空如海,猿嘯空谷傳響,風(fēng)霜高潔,水落石出;無窮的落葉和不盡的長江,一幅壯闊圖景。極力渲染雄渾悲涼的氣氛。
8不能。因為這兩個詞擴大了詩的意境,有了它們,后面的“蕭蕭”和“滾滾”才有附著點,才能更顯出秋之悲涼廣曠。點撥:詞語的作用只有放在大的語境里,與整體聯(lián)系起來才能凸顯其作用。
綜合運用
9如《江南逢李龜年》的首聯(lián)“歧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絕句二首》的首聯(lián)“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鳥香”、“江碧鳥愈白,山青花欲燃”、《八陣圖》中“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絕句四首(其三)》中“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等等。點撥:對仗是近體詩的主要特征之一,杜甫的近體詩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0示例:“保龍”說)龍作為中國的千年圖騰,已經(jīng)深入我們的文化,也代表了中國形象,因此絕不能“棄龍”。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味的追求所謂的認(rèn)同而更改了自己本來的特色,那最終不是自己。
(“棄龍”說)龍是皇權(quán)的象征,帶有專制的霸氣,隨著封建制度的逝去,龍圖騰這種為了控制老百姓圖騰應(yīng)該也隨之消滅,中國不能再持續(xù)使用代表被推倒的王朝理念的標(biāo)識了。 (“保龍棄名”說)龍作為中國的圖騰,代表了中國形象,“棄龍”行不通,但我們在走向世界發(fā)展道路上也應(yīng)注重自己的圖際形象。因此在龍的翻譯上可以舍棄dragon,重新考慮。點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B 卷
比較閱讀
1“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焙汀坝H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2甲是寫景,景寫得壯闊;乙是敘事,事中寄寓著感慨。點撥:主要著眼于景、事、情的關(guān)系。
3甲是直抒胸臆;乙是寓情于事。
4甲是微觀的:“風(fēng)”、“天空”、“猿嘯”、“沙”“鳥”、“落木”、“江水”等;乙是宏觀的概寫。 5 B點撥:甲乙在時空上都較雄渾久遠。
美文賞析
6. 少年時期:只會背誦而不知其意。青年時期:自以為已經(jīng)讀懂,認(rèn)為自己有了一種超脫世俗的心態(tài),但與實際情況還有差距。中年時期:真正從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點撥:找準(zhǔn)區(qū)域,摘取要點。
7. 借愛因斯坦的人品和學(xué)識來襯托王維的人品和學(xué)識。點撥:理解材料的使用與中心的關(guān)系。
8. 明月清泉象征遠離塵世紛爭、自始至終保持獨立人格的高潔心靈,寄托著作者對高雅純潔的人生境界的追求。點撥:對形象的東西進行理性的概括。意思對即可。
9.A 點撥:B項中“面對困難挫折,要堅持不懈”屬無中生有;C項中“想像生動形象”錯,對比的作用是使表達深刻;這篇文章的線索是讀王維《山居秋暝》的感受,故D項錯。 文采展示
10示例: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陽,生于河南鞏縣,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偉大的愛國詩人。自幼好學(xué),知識淵博,對于政治很有抱負(fù),“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是這種抱負(fù)的折射。年輕時曾漫游各地。安史之亂前在長安生活,未能施展抱負(fù),但與下層的人民逐漸接近。從四十五歲到四十八歲,是陷賊與為官時期,使得以深入了解民眾疾苦。此后的十余年,是在四川、湖北及湖南的漂泊中度過的。公元770年冬病死。杜甫一生僅做過左拾遺、工部員外郎等小官,且時間不長,但他不管窮達,都時刻不忘兼善天下;不管是否在位,都是自覺謀其政。他以“窮年憂黎元”為思想核心,以“濟時肯殺身”為一貫精神,以“再使風(fēng)俗淳”為最高理想,形成了永不衰退的政治熱情、堅忍不拔的頑強性格以及胸懷開闊的樂觀精神,成為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被稱為“詩圣”,詩作被稱作“詩史”。代表作是《兵車行》、《春望》、《三吏》、《三別》、《登高》、《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旅夜書懷》、《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等。風(fēng)格多樣,以沉郁頓挫為主,語言精
練,具有高度的表達力,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點撥:傳記要包括人物的生平、主要貢獻事跡,語言要平實些。
高考模擬
3○1○5○2○4點撥:○3是總起,○1緊承○3構(gòu)成因果,○5是印證○3○1,○2是另一例,○4是11○
5○2。 總括,其中的“這么”是指代○
12(1)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2)擇其善者而從之 無貴無賤 無長無少 道之所存 師之所存也 點撥: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記憶,是學(xué)習(xí)求知之道,也是避免死記硬背的秘訣
杜甫《登高》原文、注釋、賞析
[唐]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1,渚清沙白鳥飛回2。
無邊落木蕭蕭3下,不盡長江滾滾4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5,百年多病獨登臺6。
艱難苦恨繁霜鬢7,潦倒新停濁酒8杯。
注釋:
1、猿嘯哀:巫峽多猿,鳴聲甚哀,所謂“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2、渚:水中小洲;兀夯匦
3、落木:落葉。蕭蕭:風(fēng)吹葉動之聲。
4、滾滾:相繼不絕,奔騰不息。
5、萬里:遠離故鄉(xiāng),指夔州距長安遙遠,回京無望。常作客:長期漂泊在外。
6、百年:猶言一生。多病:杜甫患有瘧疾、肺病、風(fēng)痺、糖尿病、耳聾等多種疾病。獨登臺:時逢佳節(jié),諸弟分散,好友先死,孤客夔州,舉目無侶,故云。
7、艱難:一指個人生活多艱,一指國家世亂多難?嗪蓿簶O恨。繁霜鬢:白發(fā)日多。
8、潦倒:猶衰頹,因多病故潦倒。新停:最近方停。時杜甫因病戒酒。濁酒:混濁的酒,指劣酒。
賞析:
詩前四句寫登高所見,后四句寫登高所感,情景交融,氣象高渾,語言精練而富變化,對仗工整且復(fù)自然,極沉郁頓挫之致,是杜詩七律的代表作。首聯(lián)起勢警拔,猶如黃河之水天上來,一氣貫注,層疊而下!帮L(fēng)急”二字最為緊要,以下猿哀、鳥回、落木蕭蕭、長江滾滾,皆從此生出。此聯(lián)每句各包三景,上句風(fēng)急、天高,下句渚清、沙白,皆從大處著筆,上句猿,下句鳥,則從小處陪襯,大小相形,格外醒目。頷聯(lián)二句亦是從大處寫秋景,猶如駿馬走坂,奔騰無羈。落木蕭蕭,長江滾滾,連用兩疊字,已氣勢非凡,而又冠以“無邊”、“不盡”四字,則悲壯中更極闊大,遂使蕭蕭之聲,滾滾之勢,精神躍然而出。若不如此,則振不起下半首。前半寫登高所見秋景,潑墨淋漓,雄渾悲壯,遂為下半悲秋張本。頸聯(lián)兩句即從天地風(fēng)物之大環(huán)境,緊縮至孤身一人,但內(nèi)涵卻極深廣。宋人羅大經(jīng)說得好:“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凄慘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齒暮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八意,而對偶又精確。”(《鶴林玉露》卷十一)此詩八句皆對,而又章法錯綜變化,前后緊相照應(yīng)。尾聯(lián)“艱難”應(yīng)“作客”,霜鬢則又年老,何堪顛沛流離!“潦倒”應(yīng)“多病”,止酒倍加寂寞,何以解憂消愁!妙在一結(jié),大有登高極目、百感交集之慨,使人唏噓感嘆不能自已。明胡應(yīng)麟盛贊此詩:“自當(dāng)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庇终f:“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實一意貫串,一氣呵成。驟讀之,首尾若未嘗有對者,胸腹若無意于對者;細繹之,則錙銖鈞兩,毫發(fā)不差,而建瓴走坂之勢,如百川東注于尾閭之窟。至用句用字,又皆古今人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真曠代之作也!保ā对娝挕(nèi)編》卷五)
【杜甫《登高》練習(xí)有答案】相關(guān)文章:
杜甫《登高》詩詞01-21
杜甫的《登高》詩詞鑒賞03-21
杜甫古詩《登高》的賞析10-21
登高 杜甫詩詞賞析10-19
唐代詩人杜甫登高的詩句06-17
《登高》全詩杜甫賞析10-19
杜甫的古詩《登高》帶拼音版07-20
《再別康橋》練習(xí)題有答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