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三年級上《走馬燈的奧秘》教學設計
【S版三年級上《走馬燈的奧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 品讀重點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重點詞語的作用。
3. 培養(yǎng)學生從小細觀察、勤思考的好習慣和勇于探索科學考里的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重點詞句,學習茅以升小時候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學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
走馬燈的構造以及轉動的奧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設施,多媒體課件,走馬燈簡易實物。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理解重點語句,感受茅以升善于觀察和思考,勇于探索科學的精神。了解走馬燈的構造。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放兒歌導入
正月十五月兒明,
家家戶戶鬧花燈,
走馬燈,憑氣轉,
轉出一片好風景,
……
走馬燈到底是一盞怎樣的燈能夠這樣神奇,惹人喜愛。大家一定想看看走馬燈。(出示走馬燈圖片)
2.同學們對走馬燈很感興趣,有一個人對走馬燈也很感興趣,簡直入迷了,大家來認識本課的主人公——茅以升。 (出示圖片,介紹茅以升)
3.導入:茅以升這么了不起,卻對這樣一個別人看起來很平常的走馬燈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還影響了他的一生。走馬燈到底有什么奧秘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走馬燈的奧秘》(板書課題)
二、研讀課文,品味語言,感情朗讀:
1.指名開火車讀課文,想:你感受最深的是茅以升是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在文中畫出來。
2.學生讀課文。
3.學生回答,老師相機板書:善于觀察 勤于思考 勇于探索
(1)感悟描寫茅以升善于觀察的語句:
A隨學生匯報出示文字課件:
走馬燈像磁石一樣,把茅以升吸引住了.他仰著頭,目不轉睛地盯著走馬燈.
B引導學生品味帶點詞語,體會其善于觀察.
“像磁石”什么感覺?想象此時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
“仰”“目不轉睛”“盯”什么樣?表演體會。
C有感情朗讀感悟、評議。
D他看到了什么?指名讀。
蠟燭點燃以后,輪子就旋轉起來,輪子四周的小紙人和小紙馬也跟著轉動。明亮的燭光把小紙人和小紙馬的影子投在燈壁上,十分有趣。(出示走馬燈結構圖片)簡單說明走馬燈的結構。
思考:他看得如此細致,說明他觀察得怎樣?
(2)感悟描寫茅以升勤于動腦、不懂就問的語句:
他越看越入迷,一連串的問題爭著往他腦子里擠。
隨學生匯報出示文字課件:茅以升提出了哪些問題?
◎小紙人、小紙馬怎么會轉?
◎怎么有時轉得快,有時轉得慢呢?
在這兩個問題后面的標點符號是什么標點符號?這個標點符號有什么作用?為什么在這里要用這個標點符號?
◎那么怎樣才能讓小紙人、小紙馬跑得快一些呢?
學生交流看法后,出示實物,讓學生當堂體驗。(簡要的介紹走馬燈的制作方法)
引導朗讀。
(3)感悟描寫茅以升勇于探索的語句:
隨學生匯報讓學生板書茅以升勇于實踐的'詞語:
問、取、吹、又提問、又拿、點燃。
小結:茅以升不僅觀察,還能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更能實踐驗證。所以我們才感受到茅以升是一個怎樣的人?(指板書)
(4)請大家動動腦筋,除了燃燒蠟燭能使走馬燈轉動,還有什么方法能使走馬燈轉動呢?(電燈、火爐、暖氣等發(fā)熱的物體都能使走馬燈轉動)
三、拓展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動腦、動手解決遇到的問題的?
四、總結:
齊讀課文最后一段。正因為如此,他長大后才能成為一個著名的橋梁專家。我想把茅以升爺爺?shù)囊痪湓捤徒o大家:“少年立志,青年成才!
五、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收集科學家的故事。
自己動手制作一盞走馬燈。
六、 讓我們再來聽聽這首兒歌,馬上就是我們的新中國六十八大慶的日子,祝愿我們的祖國像歌曲中所唱的那樣:轉出一片好風景,國泰民安享太平。
【S版三年級上《走馬燈的奧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S版三上《狐假虎威》教學設計07-17
語文S版六上《自然之道》教學設計08-20
S版四上《火燒云》教學設計07-17
語文S版六上《將相和》教學設計08-20
語文S版一上《共同的家》教學設計03-10
語文S版三年級上《狐假虎威》教學設計08-18
《走馬燈的奧秘》教學反思(三年級上冊)07-28
語文S版四上《滿山的燈籠火把》教學設計08-16
語文S版六上《古詩三首》教學設計08-19